-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河一号”自主创新之路:一点一滴超越对手
“天河一号”自主创新之路:一点一滴超越对手
2010年11月19日 07:26新华网【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101条
新华网天津11月18日电题:登上世界超级计算的“珠穆朗玛”
——追寻“天河一号”的自主创新之路
新华社记者余晓洁、周润健、白瑞雪
30年前,中国的超级计算机用户有一个神秘的“玻璃房”:美国人把一台超级计算机卖给中国,用不透明的玻璃包裹得严严实实,不容中国技术人员入内。这块中国土地上的“技术飞地”成了中国科学家心中永远的痛。
30年后,国防科大自主研发的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计算机“天河一号”以每秒2566万亿次的持续速度,登上了世界超级计算的“珠穆朗玛”,成为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这个速度是前“世界纪录保持者”——美国“美洲虎”的1.45倍。
11月17日,超级计算机“世界第一”的奖章上第一次刻下了中国的名字。这是几代“天河”人梦圆的时刻,是古老的“算盘王国”崭新传奇的开始。
从奋力追赶到局部引领,关键技术的突破是自主创新的核心
从2008年投入研制到2010年问鼎世界之最,是什么让“天河一号”在短时间内从众多欧美超算“高手”中突出重围?
超级计算机是国家的科技基础设施、人类的“天文望远镜”。在这样一个国际竞争激烈的高科技制高点,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天河一号”总设计师、国防科大副校长杨学军说。“通过在高性能计算上长期的技术积累,我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绝活’。”
运用中国人的智慧,科研人员们为“天河一号”独创了通用CPU和GPU结合的体系结构。这是一条世界上全新的技术路线。
一年过去,因其低能耗、低成本、高集成度等优点,这种体系结构已经成为国际主流。在最新全球计算机500强排行榜的前10台计算机中,除了“天河一 号”,中国的另一台千万亿次机“曙光星云”和位于第4名的日本Tsubame超级计算机也采用了这一结构。而生产GPU的美国厂商NVIDIA公司也因此 成为“明星”。
“在体系结构的路上,中国人在拉着世界往前走。”中国科学院软件所研究员张云泉说。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自起步开始,“天河”人就深谙这个道理。
随着国防科大自主研发的“飞腾1000”芯片安装到“天河一号”二期系统上从而部分取代进口芯片,让中国的超级计算机拥有一颗“中国芯”的梦想成真。
自主芯片的成功研制和运用,为“天河”未来的全部国产化奠定了基础。尽管目前的自主CPU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杨学军透露说,国防科大正在研发中的新一代芯片,又有新的技术“绝活”,性能将显著提升。
从自主CPU到让美国专家赞叹不已的互联芯片,从高性能虚拟计算域到软硬一体的低功耗控制,“天河一号”所创造的“中国速度”背后,是一系列领先世界水平的技术进步。每一项关键技术的突破都是让世界瞩目的亮点,一路走来的每一步都铭记着中国超级计算机发展的坚实足印。
“我们中国人要有志气,虽然不能一下子超过人家,可以一点点地做得更好,最终实现全面超越。这是个水滴石穿的积累过程。”“天河一号”工程办公室主任李楠说。
从当年的奋力追赶到今天的局部引领,虽然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世界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史上,已经留下了“中国设计”的深深烙印。
从白手起家到攀登高峰,具备信心与勇气的人才团队是自主创新的源泉
成功研制出“天河一号”的计算机专家团队由200人组成,骨干工程师平均年龄30多岁,技术带头人也不过40多岁。
“高性能计算机是年轻人的事业,他们思维敏捷、具有创新精神,更有攀登科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国防科大政委王建伟说。 “文革”刚刚结束,面对 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的技术封锁政策,被称为“银河之父”的慈云桂教授就带着一帮年轻人开始研制当时只有美国和日本能做的亿次巨型机。
“我们吃在工厂,睡在工厂。很多人说,‘文革’耽误了10年,现在机会来了,我会拼命地干。当时的加班费是一个晚上两毛钱,我让大家登记领钱,结果 没一个人愿意领。”曾任“银河一号”工程自动化组组长的李思昆回忆说,“现在的条件虽然好多了,年轻人不怕苦累、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丢,我非常欣慰。”
“天河”团队的故事平凡而又不平凡:在“闭关”钻研关键技术的半年期间,一位科研人员买给孩子的玩具,几个月后才送回家;一个小伙子做了手术,不能站立也不能坐太久,就跪着干活;新郎突然接到命令出差,新娘只好独自举行婚礼……
路,终于向勇敢、勤奋和不懈努力的人打开。
1983年11月26日,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一号”研制成功,我国成为继美、日等少数国家之后,能独立设计和制造巨型机的国家;
2009年,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国家;2010年,“天河一号”问鼎世界超级计算机之最……
从“银河”到“天河”,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前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精品解析: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建筑垃圾处理及清运方案.docx VIP
- (2024)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测试题及答案.pdf VIP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1月份联合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讲义.ppt VIP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3月份联合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18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恰当的消费.docx VIP
- 个人生涯发展报告.ppt VIP
-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动员主题班会(共24张ppt).pptx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