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走红西方一种环保新理念.docVIP

“碳中和”――走红西方一种环保新理念.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碳中和”――走红西方一种环保新理念

“碳中和”――走红西方的一种环保新理念   “碳中和”是现代人为减缓全球变暖所作的努力之一。利用这种环保方式,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   “碳中和”一词是1997年由英国伦敦的未来森林公司(Future Forests) (现改名为碳中和公司The Carbon Neutral Co.)创造出来的新名词。这家公司已经将“碳中和”注册为商标,他们帮助顾客计算出该顾客在一年之中直接或间接制造出的二氧化碳量,然后让顾客在全世界一百多座森林中任选一处,种下树木,以吸收他们排放的那些二氧化碳,而由公司代种一棵树要价10英镑。如果该顾客种的树足够多,还能拥有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森林。除了植树造林,碳中和公司还计划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投资??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无污染的风能、太阳能或水电站项目,以抵销因为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或天然气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1997年问世以来,“碳中和”的概念在西方逐渐走红,实现了从“前卫”到“大众”的转变。而《新牛津美国字典》将“碳中和”评为2006年年度词汇。      1全球变暖正在加速      两三年前,全球变暖仅仅是一个学术名词。近年暖冬却实实在在地在我们身边上演了:   冬天的大雪不见了踪影,2006年郑州的平均气温比常年高出1.5℃。莫斯科的公园里深冬仍是绿草青青,北极熊一觉醒来,周围的冰雪已经融化……   美国《科学》周刊1月份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预测,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0.5米到1.4米。   2002年,南极洲的拉森B冰架断裂,这块面积达3250平方千米的巨型“冰块”在35天内融化得不见踪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格陵兰岛每年流失的冰体积达221立方千米,时下的流失速度是1996年的两倍。      2 公民的责任      全球变暖有自然界本身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人类的行为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发电厂、汽车、空调和大肆砍伐森林,是全球暖化的主要因素。   美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3%至4%,但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是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人类的行为造成地球气候变化,反过来,全球变暖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在生活中关注“碳中和”。   2003年,美国电影演员迪卡普里奥就付钱在墨西哥植树,用于抵消他制造的二氧化碳。自称是美国第一个碳中和公民。2005年,好莱坞影片《辛瑞》成为第一部碳中和影片。美国前副总统戈尔2006年执导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时也计入了碳中和成本。   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在生活中“碳中和”。英国最大的零售商特斯科超市宣布,超市内商品将贴上显示“碳足迹”的标签,告诉消费者,生产、加工、运输这些商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   据统计,中国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已经居全球第二位,预计到2025年前后,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到第一位。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经成为每位公民的责任。   200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没有达到目标。温家宝总理表示,这两项约束性指标没有完成,“我心里感到非常不安。”   尼古拉斯?斯特恩是英国政府经济服务部门的负责人,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他指出,“我们如果对温室气体排放不加限制的话,将会在全球范围内造成5%-20%的GDP的损失。”而这个《斯特恩报告》中有很多地方提到了中国。比如有一句:“气温上升将导致中国的温带北移,干旱地区也随之向北扩张。像上海这样的城市将面临更频繁和更严重的热浪袭击。”   看来,“碳中和”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我们以为,暂且倒不必一定要提倡像西方人那样,计算自己“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付款给专门机构;眼下最实在的就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比如少开私家车、多乘公交车,不到万不得已不开空调器,多使用节能的荧光灯,倡导节俭而绝不浪费资源。      3 碳中和背后的巨大商机      有专家预测,在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下,这股环保风潮势必影响人类的经济行为,“绿化”人们的钱包。   大型环球在线旅游公司Travelocity与Expedia都推出“碳中和”配套服务,只要顾客多付几美元,就能抵消自己旅行时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更多的企业则视“碳中和”为21世纪极具魅力的品牌。   汇丰银行2004年12月承诺,将成为一家完全“碳中和”的环保型公司。为此,汇丰银行更新办公室照明设备与空调装置、减少员工商务旅行,以此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可能制造的二氧化碳。当员工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