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赏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只有一个地球》赏析

《只有一个地球》的赏析    《只有一个地球》(人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上册)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笔者两次执教这一课,经历了,“语文味”的缺失与回归的历程。   【案例描述】    课例一:    师:老师这里有一组数据,请同学们读一读。(课件出示:据统计,1990年,全球人口为60亿,到2049年。将达到90亿,这将使地球不堪重负,因为地球上的资源只能养活80亿人口。)    师:多么令人担忧的数据!能结合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谈谈你的想法吗?    生:“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这是恩将仇报,最后必将自取灭亡。    师:还有哪些文字让你心情复杂、忧心忡忡呢?    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师:我明白了,是由于地球的资源有限,而人们又不懂得珍惜地球母亲,引起了你的关注与愤慨,是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组令人担忧的图片吧。(课件出示一组生态灾难图片、影像资料。)    师:(课件出示:“人类生活的水资源……给人类带来严重威胁。”)读一读这段话。    的确,地球的现状不容乐观,文章中的这两段话需要我们好好体会。这样吧,我建议以学习小组组成生态环境调查小组,可以交流查找到的资料,也可以上网查阅有关生态环境现状的舞料,看看有什么新的收获。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学生上网查阅资料。)    师:你发现了哪些新闻?有哪些新的体会?    生:……    师:孩子们,人类的贪婪与无知,使地球母亲伤痕累累,我仿佛听到她诉说内心的哀怨。听――(课件出示课外资料,师朗读。)    课例二:    (教师出示一组数据,并指名读。)    师:多么令人担忧的数据啊!能结合课文   生:“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这是恩将仇后必将自取灭亡。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我从“无私”“慷慨”两个词中看出了地球母亲对人类的厚爱。    师:好一个“对人类的厚爱”!你善于抓住关理解句子,很好。你能联系课外资料说说母亲是怎样“无私”“慷慨”的吗?    生:……    师:联系课外资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文。同学们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不加节制”中读出了人类的自私与贪婪。“枯竭”这个词使我想到了地球再也无力养活人类的伤痛,我很难过。    师:好,带着这样的情感,反复读这句话。    (生个别读、评读、竞赛读。)    师:还有哪些文字让你心情复杂、忧心忡忡呢?   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师:我听出了你内心的愤慨。我们一起来一组令人担忧的图片吧。    (生浏览有关生态灾难的图片,谈感受。)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读一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人类生活的水资源……给人类带来严重威胁。”)    (生读句子。)    师:大家注意到没有,这段话是怎样把几个意思连起来的?    生:用了关联词。    师:请运用课前预习找到的资料,学习这一段的写法,写一写人类是怎样给自身生存带来严重威胁的。   【案例分析】    课例一:“语文昧”的缺失及成因。    1.语文的工具性淡化。语文教学应该体现“语文味”,重视人文、思想性、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教学一篇课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所反映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诵读文本、品味语言、学习方法。    在“课例一”中,教师着力于“了解本课介一写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认知目标的达成,而淡化了语文的工具性特征,忽视了对语言的品味,缺乏基本功的训练,有将课上成“环保教育课”之嫌。    2.信息技术应用不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中所发挥的作用等特点,因而直观的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有时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    网络上关于保护地球的影像、图片等资料应有尽有,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许多教师都会想到应用信息技术。据统计,“课例一”中教师出示图片、播放影像资料用时近8分钟,这样的不当应用,影响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感悟,忽视了信息技术应用的实效性。    3.非教材文本资源拓展过度。新课程提出“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是教与学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必须首先用好、用活、用充分。在“课例一”中,教师对教材文本的应用是蜻蜒点水式的,而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挤占了品悟文本语言的时间,因而无法实现“在言语训练中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从而发展学生言语能力”的语文学习目标,有将课上成“课外阅读课”之嫌。    课例二:“语文昧”的回归。    1.调整环节,还语文时空。“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