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簡讲書法三級課程第18集——读懂墨色.docVIP

黃簡讲書法三級課程第18集——读懂墨色.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黃簡讲書法三級課程第18集——读懂墨色.doc

黃簡讲書法三級課程第18集——读懂墨色 原创?书法入门?2017-04-03 08:46 总第707期;新朋友点标题下蓝字或搜索微信号shufarumen关注。 這是目前網絡上 頗受好評的書法講座 香港“黃簡藝術工作室”出品── 書法三級課程「裹束」 第十八集|讀懂墨色 什麼是「筆墨」? (讲座视频此处缺省) 书法入门(ID:shufarumen)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筆記| L3-18 讀懂墨色 一、什麼是「筆墨」? 中國書畫講究“筆墨”,這個詞包括了用筆和用墨兩件事。 米芾說:“書非以使毫,使毫行墨而已。”“使毫”指用筆,“行墨”就是注墨入紙。用筆目的是行墨,反過來,墨又是表現用筆的。這二者少一樣都不行。 字帖上大圈筆勢,小圈調鋒,都是由墨色來表現的。看得懂墨色,對作者的用筆理解當然比較深入。 墨色在真跡上最容易看到,如智永《真草千字文》草書“立”字,墨色很清晰。現在我們還可以放得很大。 第一筆挫,可以清晰地看到尖鋒位置和側鋒位置,尖鋒是不到尾的,這是斷筆的特徵。而收筆向上寫一豎,也在尖鋒位置轉換,所以這裡墨色特別濃,形成小圈節點。 第二個短橫特粗,用足了三分筆,你可以看到墨暈。照理說,上面的橫豎兩筆先寫,墨汁較多為什麼沒有墨暈呢?引起墨暈可能是墨汁中的水分多,也可能是筆心中的水,就是我們點墨前濕潤筆毫的那些水。如果你大力擠壓筆毫,來回揉搓動作多,筆心中的水分就會擠出來,形成墨暈。 最後一長橫,寫到尾部頓筆收,形成小圈節點,顏色明顯加深,因為這裡就是收筆調鋒處。 為什麼有些同學看自己的作業,只看到一片黑,看不出墨色的層次呢?你不要時時點墨,多點墨的後果就是整個作品一個黑色。剛點墨尖鋒和側鋒墨量都很大,墨色差不多,如果用側鋒寫多幾筆,側鋒墨量就減少了。這時候隨著你手腕轉動,墨色層次就容易表現。 話又講回來,書法的墨色是自然書寫中逐步表現的,不是人為做出來的,千萬不要故意“做”墨色。 書法界常說的“墨跡本”,和“真跡”不同。“墨跡本”指看起來好像寫出來的,只要是白紙黑字,都是。 如王羲之《蘭亭序》,我們可以說這是王羲之墨跡本,其實王羲之真跡一張也沒有留下來,《蘭亭序》是雙鈎填墨本。雖然說填墨時非常仔細,一絲一絲把墨填進去,但畢竟不是一筆寫出來的,所以我墨法舉例不用填墨本。 至於石碑上拓下來的拓本,黑底白字這一種,白色的線條原本是石碑上凹下去的部分,根本看不見墨色變化。所以學書法最好就是看真跡,真跡包含的信息最多。 米芾說:“石刻不可學,但自書使人刻之,已非己書也。故必須真跡觀之,乃得趣。”看墨色尤其如此,非真跡不可。 二、讀懂墨色 墨色可以提供很多信息,我這裡舉一些列子。 2.1 程南雲 第一個例子,這是明代程南雲寫的篆書“翁”字。 “翁”字下面是羽毛的“羽”,篆字有三個短筆畫。 問題是:這三筆究竟是從左寫到右呢,還是從右寫到左?如果沒有墨跡,爭論就大了。我們也放大點來看。 首先你看這一筆,從濃墨寫到淡墨,收筆地方推直筆心,也就是回到五號位正鋒,結果在紙上形成一個圓點。筆鋒離開紙面時,尖鋒會帶走中心的一點墨汁,所以這收筆處變成了一個小圓環,一個真正的小圈。 接下來你看這些短筆畫,右邊濃,左邊淡,最左邊也有一個小圓環,證明這是收筆處。所以這是從右寫到左的。其實從左寫到右,這是寫一橫或者一策,比較順手。從右寫到左,七號位下來,這是寫撇。 寫撇當然沒有寫橫那樣順手,為什麼程南雲要當撇寫,將來篆書課程中再講解。 2.2 減除漲墨 第二個例子,減除漲墨。你看智永這個“光”字,上面是顧盼勢。一豎兩點,左邊這一點起筆非常清楚,但中間這一豎起筆看不清。怎麼會寫成這樣呢?因為有漲墨。 在真跡上可以看到筆道和漲墨之間的分界,原來這一豎的用筆是這樣的。漲墨和墨暈是常見的,導致墨道大於筆道。這樣一來,墨法就不能準確地表現用筆。 如文徵明《游虎丘詩》這個“中”字,第一筆豎,墨多了,明顯有漲墨。可惜我們沒機會看到原跡,只好靠經驗來估計。如果有條件看到真跡,應該是可以看到筆道的。 這個“顏”字第一點,非常圓。 以前我在香港講課,要學生臨寫這本字帖,常常有學生來問:“這圓圓的點怎麼寫?”這也是筆道淹沒在墨道之中,文徵明必然不會畫個圓圈。 你可以看看這個字的前一個字,那是“池”字。最后 一筆蠆尾勢收筆沒有收好,筆鋒太乾造成枯筆。所以文徵明就重重地點了下墨,結果寫下一個“顏”字,一上紙就洇化了。 同一個作品類似的例子,如“鶴”字,第一筆側點,側點本身有漲墨,頭上還多了一點墨。“鶴”字前面是“澗”字,寫到最後筆很乾。心理上想多點一些墨,矯枉過正,結果就太多了一點,居然滴了一點下來。文徵明好像沒有用調墨紙,一看不對,接下來趕緊去調墨或者掭墨。所以接下來的冖頭勢變成了乾墨,牽絲非常清晰。如果筆鋒太濕,那是寫不出這樣的牽絲的。 根據墨色和點墨動作,我們可以想見當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