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综合判读及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谢 谢! *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教学目标: 1.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重、难点: 1.等高线地形图中各种地形的判读 2. 理解常见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2. 常见地形图的应用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一、等高线地形图 -200 -100 0 100 200 300 300 200 100 0 100 200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绘制步骤: 1、确定剖面线 2、确定比例尺,建立剖面 图坐标系,并在剖面图的 下方,标出水平比例尺和 垂直比例 尺。 3、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 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 点,分别向下引垂线, 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 度位置上。 4、将这些点连成平滑的曲线。 单位:米 400 水平比例尺 1:5 000 垂直比例尺 1:10 000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等高线一般 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4)同图中等高线疏密程度反映坡度缓陡 小结: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读图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有何特点?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有何特点? 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缓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A山地 100 300 200 A B盆地 B 100 C ③ ② ① 200 300 300 D ③ ② ① 200 100 C山谷 D山脊 E Y X N M 100 300 300 200 200 100 400 400 图2 100 300 200 米 100 300 200 米 400 XY MN E鞍部 H陡崖 H 100 400 300 200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 (1)推算等高线的值: (2)计算相对高度: (3)计算两地之间的气温差: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垂直相对高度 tan坡度角= 水平距离 (4)坡度大小的判断与计算: (5)透视性问题: 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高距。知道任一条等高线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其他等高线的值。 A、推算等高线的值: 300 200 400 例1、如图,判断图中A、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 A:150米HA100米; B:50米HB0米。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 闭合区域: ◆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 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 值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 ◆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 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 值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 (即“低的更低,高的更高”。) 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300m、400m,求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H1取值范围?若相对高度最大值为h,则h为多少? 200mH1300m 299mh300m H I 城镇 河流 100 400 200 300 B、计算相对高度: A B 陡崖相对高度: 计算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一是可能求最大相对高度,二是可能求最小相对高度。 公 式:(n-1)d≤H<(n+1)d (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重合的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 例:该图中A、B两点以及陡崖的相 对高度是多少? AB的相对高度: 300<H <500 陡崖的相对高度: ≥500米,<600米 >200米,≤300米 200≤H <400 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300m、400m,求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H1取值范围?若相对高度最大值为h,则h为多少? 200mH1300m 299mh300m 1.2℃ H I 城镇 河流 100 400 200 300 H与I的温差为多少? c、计算两地之间的气温差: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D.判断坡度陡缓: 规 律 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例、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 是 。 B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判断坡度陡缓: 规 律 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 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 例、下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