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奔向幸福民生快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踏上奔向幸福民生快车

踏上奔向幸福的民生快车   刚刚过去的2011年,我们有什么样的民生答卷?   在2011年12月26日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答案令人振奋:四川省以“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民族地区帮扶、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十大民生工程” 扎实推进,截至11月底,121个民生工程项目有116个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各级民生工程预算执行总额1074亿元,占资金安排总额的128%。   另外一个数据也有力地支撑着答卷的内涵:全省2011年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支出。   民生的份量,如此厚重;执政的要义,如此彰显。      从501亿到1074亿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近几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工作的一项重点。从2008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就将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列为十方面,提出并实施了“十项民生工程”。   2008年,政府性资金在“十项民生工程”上投入了501亿,2009年投入了800亿,2010年投入了940亿。从2007年到2010年,四年来,四川省各级政府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已占同期政府整个财政支出的62%。而2011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1074亿。   据四川省常务副省长魏宏介绍,与民生支出的不断增加相比,行政成本性支出占预算支出比重已降到20%左右,可以说财政已经从“吃饭财政”进入了“公共财政”、“民生财政”的新时期。政府的资金除了保证政府行政运转之外,主要应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四川的步伐越来越快,举措越来越多,惠及的群众越来越广,这一切无不昭示着“发展为了民生”的执政理念,显示出省委、省政府推进民生改善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新举措,新成就   近年来,一个个民生项目的高效推进,老百姓得到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时间回到2011年夏季,阿坝州若尔盖县班佑乡班佑村村民色得的新帐篷里摆放着钢架床,整洁的灶具上煮着香浓的酥油茶,便携式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着康巴卫视台的新闻节目……处处可以感受到牧民与从前不一样的夏牧生活。   从2011年3月起,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防风、避雨、防潮、透气、保暖、阻燃、防??外线的10万顶新型帐篷,陆续在夏牧前发放到了四川藏区牧民手中。配套折叠床、钢炉、奶渣晒垫、马夹凳、牛奶分离器、多功能组合桌、太阳能照明、多功能组合架、多功能提水袋等篷内设施,让牧民们也过上了现代化的新生活。   10万顶雪白的帐篷,如此绚烂地“绽放”在川西北广袤的大草原上,牧民说:那是盛开在我们心中的花朵!   在大小凉山,彝家新寨建设也如火如荼地推进着。   12月初,冬日的阳光洒在大凉山的崇山峻岭之间,为山脚下的一座座彝家新寨染上一抹金色。绿树掩映中,白墙青瓦的彝家村寨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家家户户的墙面上绘有民族特色浓郁的图案,房屋造型透出浓郁的彝族风情。   2011年4月26日,凉山州举行“大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彝家新寨’建设”启动仪式。大半年时间过去,404个“彝家新寨”初具规模。道路、广场、超市、医务室、图书室、活动中心等也配套到位,贫困地区的彝族群众搬进新家,过上了洗澡有热水、出门有路灯、休闲有电视、学习有图书、培训有专家的现代新生活。“真有‘一步跨千年’的感觉。”彝族村民吉木此合开心地说,“‘卡沙沙’(彝语:感谢)党委政府,现在我们彝家的生活‘瓦几瓦’(彝语:好得很)。”   “速度、高效”,在2011年的民生建设中成为耀眼的名词。   在攀枝花,“十大民生工程”半年内就投入约18.9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71.8%。   在德阳,廉租房、安居房拔地而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免尽免”、“应补尽补”, 社会救助温暖千家万户。   在绵阳,仅2011年1―9月,全市已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697人,完成全年11000人目标任务的115%。   在成都,2011年“十大民生工程”总投入233.2亿元,比上年实际投入增长31.1%,远远高于当年成都财政收入增长目标。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一场场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民生问题的生动实践,为四川这个人口大省的和谐发展作出了生动注脚。      扩内需下的“一增一减”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这是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   强调提升中等收入者比重,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就是“一增一减”――增收入、增福利,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不断满足民众的正当权利诉求;减压力、减税负,让民众少一些后顾之忧,多一些确定感和对未来的信心。   “一减”在结构性减税的大背景下,已经成效初显。以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