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保护与合作基于产业结构趋同经济学
地方保护与合作基于产业结构趋同的经济学
[内容摘要]本文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分析在产业结构趋同条件下各地选择地方保护与合作的经济效果。结果发现:各省产业结构趋同并不必然导致地方保护。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各地政府如果放弃地方保护政策而选择区域经济合作,则不仅能提高自身利益获得更高的产出水平,而且能更加有效地降低本地产品的单位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进而改善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最后,论文给出了模型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地方保护;产业结构; 趋同;区域经济合作
作者简介:章尺木(1976―),男,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64)。研究方向:中国改革与发展。?李 明(1976―),男,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64)。研究方向:中国改革与发展。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的调整,中央将部分决策权下放给地方,以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为主要格局,由此造就了目前特有的以地区行政利益为边界的市场竞争关系和经济增长方式,省级地方政府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地方政府有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因此,各地目前的市场竞争便表现为以地区行政利益为边界的竞争,地方政府可采取的地方保护手段有:干预劳动力市场、限制外地产品进入、工商质检歧视、干预技术、价格歧视和地方补贴、干预外来企业原材料投入和干预投融资领域等。企业普遍认为省内法制、资金、市场和信用等经营环境好于外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保护的存在。[1](78-84)
来自巴黎国际研究与发展中心Sandra Poncet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2](44-48)当前我国的地方保护已到了相当程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省之间的贸易壁垒持续增高,①各省的国际一体化与国内市场的分割化同步进行。②由国内地方保护主义引发的原料大战、市场封锁、价格大战,阻碍了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削弱了市场和价格机制优化配置资源能力,不利于实行基于地区比较优势的专业化分工。更有甚者,还会造成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和企业间 “三角债”纠结不清等严重的信用问题,扰乱市场经济建设的正常秩序。[3](6-9)因此,地方保护问题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广泛关注的热点。
一个与地方保护研究相关问题,是当前我国国内地方政府在地方利益驱动下,重复建设产生的各省产业结构趋同化的现实。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主要表现为各省工业结构的相似程度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据统计,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率高达93.5%,中部与西部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率高达97.9%。[4](295)在各地区制定的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中,将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的有24个省市,将机械、化工工业列为支柱产业的有16个省市,将冶金工业列为支柱产业的有14个省市。[5]③另外,随着各地高新技术产业纷纷上马,会导致新的重复建设和爆发新一轮的地区经济冲突。[6](16-19)
对于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与地方保护间的关系,已有的研究成果有一种十分流行的看法:认为地方政府盲目发展“短平快”和“利大税高”的竞争性产业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进而引发过度竞争和地方保护。笔者认为这种解释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从理论上,基于个人利益的分散化决策和基于产品无差异的完全竞争,正是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最佳途径和理想状态。实践也证明,在目前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投资项目的选择大都是以私人分散决策为特征的,也许这种决策会更具投机性和盲目性,会导致产品雷同,但并没有出现国内地方、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
那么,在各省产业结构趋同化的现实条件下,能否在省级地方政府追求相对独立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呢?本文拟采用博弈理论分析工具对此进行理论上的分析。
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建立一个两省之间进行地方保护的博弈模型;第三部分以模型为基础讨论存在地区间竞争的条件下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第四部分分析采取地方保护与合作两种不同策略时的模型验证结果;第五部分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模型建立
假设有两个省A和B,设每个省只生产一种产品且产量分别为Q?A和Q?B,鉴于当前我国各省产业结构相当趋同的事实,设这两种产品相互替代,其逆需求函数D??-1?(Q)为一阶线性函数:p=a-Q?A-Q?B,其中,p为产品价格,a>0为需求函数的参数。设各省最初生产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为c,满足a>c>0,省级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本地产业发展,比如完善省内法制、资金、市场和信用等经营环境,采取干预技术、价格歧视和地方补贴、干预外来企业稀缺原材料投入等手段降低本地产品单位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
令Z?i为地方政府通过相应政策投入使本省产品单位成本降低的幅度,即由于地方政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