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中“隐藏风险”.docVIP

宏观调控中“隐藏风险”.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宏观调控中“隐藏风险”

宏观调控中“隐藏的风险”   目前最大的风险是经济可能掉头向下,物价继续上行,从而出现比1998年通货紧缩更困难的“滞胀”局面         2008年“两会”期间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物价过快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压力,隐藏的风险是经济可能出现的波动,我们必须在这两者之间走出一条光明的路。”而在笔者看来,目前最大的风险是经济可能掉头向下,物价继续上行,从而出现比1998年通货紧缩更困难的“滞胀”局面。从一季度物价上行至8%,而GDP增长却较上年降低1.1个百分点的运行轨迹看,这种危险正越来越迫近,值得警惕。   2007、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所呈现的不确定性、诡异性及风险性,与1997、1998年惊人地相似。   第一个相似性,是两者都面临着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但总体趋势则是不断恶化,并且其恶化程度可能远远超出事先的想象。1997年,从东南亚危机演变而来的亚洲金融危机,其演变的后果事先并不能完全看清,而此后的恶化情形则超过了预料。2007年,美国次贷风波所导致的全球经济恶化的影响也不能完全看清楚。刚开始人们还对美国政府的救市政策抱以希望,然而几个月下来,美国经济已经迅速恶化,现已确认衰退迹象(一、二季度将出现负增长,全年增长估计不到1%)。美国经济以及外部经济恶化的趋势,可以说远较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从紧的货币政策”决策时对形势的估计为重。   美国经济的下滑正对国内经济产生恶劣影响。2008年以来的外贸出口已经急剧下滑,以人民币计,相比2007年12月,其增幅整整回落了5个百分点。受出口下滑的影响,一直对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的工业增长也开始回落,1~2月工业增加值的增幅相比去年12月,已经回落了2个百分点。   第二个相似性,就是两者都面临着某些重要的经济临界点变化,因而经济运行事实上是陷于十字路口。1997年,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已经进行了四年,政策的效果是逐渐显现的,这一年的年末实际上已进入了掉头向下的临界点。1997年,投资和消费的心理也进入了临界点,人们的信心和预期逐渐发生改变,随时可能掉头向下,这是另一个重要的临界点。事后???明,这是对经济影响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2007年以来,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也已进行四年,政策效果也进入了临界点。由于政策的不断加码,企业运营成本的不断上升,某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也进入了临界点,多家外资企业纷纷撤出珠三角等以前的投资天堂。股市实际上出现了崩盘,其对投资和消费信心的影响会逐渐反映出来。住房方面,住房按揭贷款利率已由2005 年的5.31%提高到7.83%,提高幅度达47.45%,不少人开始提前还贷,说明市场已对贷款利率感到不能接受,利率水平也已达到临界点。如果继续加息,则观望与调整中的房地产市场随时有可能发生逆转。   事实上,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亦正处于临界点。观望已经由2007年“信贷真空”的暂时观望转入由“信心真空”所引起的中期观望,由观望而出现调整的形势呼之欲出(香港房市的拐点真正出现在1997年,但从1954年到1997年间香港房市出现过5次调整)。由于房地产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30%,楼市一旦出现调整,对中国经济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此外,由于股市与楼市都有“财富效应”,其负面影响足以让中国经济出现逆转,而信心与预期将再度成为经济逆转的信号。   第三个相似性,就是表面上仍然严峻的物价压力,会成为社会及政策关注的焦点,容易使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出现迷惑,难以灵活调整。1997年,CPI高达6%,使得全社会尤其是政府将关注的焦点锁定于物价,即便在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下,政府仍作出了继续从紧的决定。从紧政策信号释放的结果,犹如最后一根稻草压垮骆驼一般,令全市场的信心和预期逆转,最终一轮良好的增长势头失去,经济陷入到长达数年的通货紧缩之中。   2007年,消费物价指数增长高达4.8%,并在2008年2月持续攀升至8.7%的高位。物价的高企以及屡创新高有很多原因。例如,农产品价格的生产周期及国际市场的传导;上年物价上升的滞后影响在2008年上半年的释放等,但人们不会顾及这些。“贪婪的人性”只会驱使人们期望物价尽快回落,为此会不惜一切。这样一种心理很容易误导政府继续实施并强化诸如“从紧的货币政策”。   1997年,如果政府能够及时拨转马头,1998年之后的中国经济也许不会陷入通货紧缩的痛苦。然而,十个月的机会之窗弹指而过,政策的调整迟滞到1998年下半年才出现。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机会之窗,但如果再持续一个月,从紧的政策完全有可能导致中国经济重蹈1998年的覆辙,让经济失去这一轮高速增长的势头。   需要密切关注的是物价,因为那是中国老百姓财富的出口,出口越来越高,老百姓会不堪承受。但相比于物价,老百姓财富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