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本质推动企业契约安排机制.docVIP

审计本质推动企业契约安排机制.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审计本质推动企业契约安排机制

审计的本质推动企业契约安排的机制   摘要:审计的本质是什么?这是关于审计基本认识的问题。本文通过一个思想实验,引出企业契约安排存在的两大问题:缔约问题(投资者逆向选择问题)和履约问题(管理者道德风险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两类问题的两种方案:鉴证机制和保险机制。回归现行的审计定义,认为现行审计定义其实只包含审计本质的部分内涵。   关键词:审计本质 企业契约 鉴证机制 保险机制      一、引言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审计事务所和审计师的诉讼案件数量显著增加,即所谓的“诉讼爆炸”。如1991年美国审计职业界面临着高达300亿美元的损失赔偿要求(Arens等,1997)。正因为审计诉讼风险的增大,美国自80年代以来,审计理论界开始流行审计保险假说(KeHogg,1984;Wallace,1987;O’Reilly等,2000),其基本观点是,审计师在审计失败后能给投资者的损失提供某种程度的补偿,那么这种补偿相当于给投资者提供了某种形式的保险。这改变了对审计价值的基本看法。即审计价值不仅仅只有鉴证价值,而且还有保险价值。由此,一个重要的问题就产生了:审计本质到底是什么?推动企业契约安排的机制,难道只有鉴证机制?本文将就上述问题做出解答。      二、企业契约的两类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两类问题的引出 某人A拥有一家个人独资企业SE。随着业务发展需要,A自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的发展。于是,A就想与别人合伙。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找到B。B虽然有投资意愿,但他并不了解SE的财务状况,也就不了解SE的企业价值。这样便产生了第一类问题:怎么才能使B相信SE的价值呢?若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就不能达成合伙契约。假设第一类问题解决了,成立了合伙企业PE。若B并不参与经营,由A来经营,那么必然要求A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样,又出现了第二类问题:B怎么才能相信由A提供的财务报表?同样地,A的事业不断扩大,可能会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然后再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当企业发展到股份有限公司,A自己也已经不参与经营了,他委托管理者M管理企业。企业的股东也不是仅有A和B,股份公司当前的股东称为CS。进一步??,股份有限公司UC要发展,当前股东CS和管理者M自然考虑将公司UC在资本市场上市。这样又产生了前面企业筹资时的问题:如何让潜在股东Ps相信uc是好公司?同样,若这个问题不解决,潜在股东PS很难或者不能和当前股东CS达成产权交易,订立契约。假设潜在股东Ps和当前股东CS达成了交易,他们都成了上市公司LC的当前股东LCS。接下来可以又遇到了前面企业的年度报告问题:上市公司的当前股东LCS怎么相信管理者M提供的年度财务报告?因此,不管哪种企业,不管企业以哪种方式筹资,只要企业筹资,就会出现第一类问题,即筹资问题或企业缔约问题;只要企业的管理者要对企业的经济情况向出资者负责,就会产生第二类问题,即年度报告问题或企业履约问题。   (二)企业契约参与人的设定 DeAngeb(198h)把产生第一类问题的契约称为隐性内部所有者(intm-ovraer)契约;把产生第二类问题的契约称之为所有者―管理者契约。同时把当前股东与当前债权人的契约看作显性内部所有者契约;把当前股东与潜在投资者的契约看作隐性内部所有者契约。本文认为,虽然存在股东与潜在投资者的隐性契约,但由于潜在投资者与当前股东在达成契约之前毕竟不是企业的股东,所以不能作为内部所有者契约。这样分类含意模糊,容易使人误解。为了使本文讨论清晰,可以把当前股东与潜在投资者的契约定义为投资(股权或债权)合作契约;把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契约定义为管理雇佣契约。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公司仅仅是―个作为契约关系连结点的法律虚构形式。所以这两类契约都是企业契约。主流的契约理论学派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nexus of contracts)。一直以来,企业的契约理论试图解释在下列两个假设下不同参与者之间是如何缔约的(DeAngelo,1981):合作可以产生潜在收益,如团队生产、专业化以及规模化等;个体事前预测未来事件的能力有限。这两个条件的存在说明企业契约参与人有缔约的需求,但是存在缔约和履约的风险。企业契约(股权或债权契约)缔结与履行分别产生上述的两类问题,同时也形成了两类风险。不管第一类问题抑或第二类问题,其根源是由于契约参与人之间存在非对称信息,导致契约参与人一方存在巨大及至不能容忍的缔约和履约风险。所以说,要想得到合作的收益,首要的问题是,怎么消除或减少两类风险或者哪些机制能消除两类风险?   (三)企业缔约问题及风险解决方案 首先,分析第一类问题,也就是投资合作契约的委托人和代理人问题。当前股东在产权(股权)合作中拥有私人信息,是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