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与练】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件:第16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 治格局的演变
高考教材连线 透析高考·教材补缺 角度一 美国等国对苏联的遏制 【典例1】 (2017·全国Ⅰ卷,34)如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试题分析】 斯大林格勒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该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水力发电站”是经济建设上的成就,由此可以判断出漫画的时间应该是二战以后,苏联的战后经济恢复,让某些人气急败坏,二战后,美苏“冷战”,对苏联经济建设气急败坏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D项正确。 答案: D 角度二 马歇尔计划对欧洲联合的促进 【典例2】 (2016·全国Ⅰ卷,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试题分析】 马歇尔计划和欧洲的一体化进程都是教材讲述的重点,考生需要将政治史和经济史结合起来,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援助、控制西欧,联合以共同对抗苏联,故要求欧洲以联合的形式接受援助,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的一体化,而煤钢联营的建立是一体化的开端,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有利于美国对西欧的控制,B项错误。德国分裂的根源是美苏“冷战”,D项错误。 本题最模糊也最有争议的选项是C项。马歇尔计划最初的范围包括整个欧洲,苏联和东欧也在其中。但马歇尔计划实施的前提,如市场经济等是苏联无法接受的,一些专家认为其实是美国的一个阴谋,因此苏联拒绝接受,也不允许东欧国家接受,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组建了“经互会”,这样就导致东西欧在经济上的分裂,C项中的“对峙”一词显然并不符合这种局面,一般认为欧洲对峙的标志是“北约”和“华约”的形成。 答案:A 角度三 美苏在非洲的争夺 【典例3】 (2016·全国Ⅱ卷,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试题分析】 美苏争夺不仅仅在政治、军事领域,也包括经济、文化领域,这是能够顺利解答本题的关键。材料中美国所作所为的目的是展示美国文化的优越性,利用黑人演唱家来拉近与非洲的距离,结合美苏“冷战”的背景分析,D项正确。从材料中“非洲等地”可以看出当时美国争取的不是国内的黑人选民支持,A项错误。爵士乐展示的是美国的文化实力,不是经济实力,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C项错误。 答案:D 【教材补缺】 美苏争霸中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争夺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对峙,在世界范围内激烈争夺,教材重点叙述了美苏在欧洲的争夺,也涉及亚洲的部分活动,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争夺开始具有全球意义,在非洲、阿拉伯地区、拉丁美洲都有美苏争夺的影子。 2.美苏的争夺手段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科技、文艺、宗教等,其目的是展示自己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丑化对方的形象,最终击败对手,美苏争霸在当时已经渗透到世界的角角落落。 3.美苏的争夺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苏联代表着社会主义阵营,而美国代表着资本主义阵营,两国关系既有争霸的一面,也有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一面。 角度四 第三世界的兴起 【典例4】 (2013·海南卷,21)一般认为,1952年法国学者在分析当时世界格局时,提出“第三世界”一词。这里的“第三世界”是指( ) A.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 B.两个超级大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之外的国家 C.既不属于“北约”也不属于“华约”的国家 D.尚未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地区国家 【试题分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将法国学者的观点放在1952年的大背景下分析,1952年美苏“冷战”对峙,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针锋相对,世界被一分为二,这是理解“第三世界”的知识依托。 在历史上“第三世界”曾被赋予不同的内涵,1952年正是两大阵营分裂之际,所以“第三世界”主要指的是两大阵营之外的国家,A项正确。 答案:A 【教材补缺】 美苏“冷战”中“中间地带”崛起的三个重要表现 “中间地带”即在美苏“冷战”中独立于两大阵营之外的“第三世界”。 (1)万隆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中间地带”崛起的第一个重要表现。 (2)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KS5U首发】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 数学(理) Word版无答案.doc
- 【KS5U首发】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 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
- 【信息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信息卷 地理 (十二) Word版含解析.doc
- 【信息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信息卷 文科数学(十二) Word版含解析.doc
- 【信息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信息卷 文科数学(十) Word版含解析.doc
- 【信息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信息卷 文科综合能力 (十一) Word版含解析.doc
- 【信息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信息卷 文科综合能力 (十二) Word版含解析.doc
- 【信息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信息卷 物理(十一) Word版含解析.doc
- 【信息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信息卷 物理(十) Word版含解析.doc
- 【信息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信息卷 理科数学(十一) Word版含解析.doc
- 【导与练】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件:第17讲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与手工业的发展 .ppt
- 【导与练】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件:第18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 .ppt
- 【导与练】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件:第19讲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ppt
- 【导与练】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 治制度 .ppt
- 【导与练】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件:第20讲 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ppt
- 【导与练】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件:第21讲 工业革 命 .ppt
- 【导与练】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件:第22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 .ppt
- 【导与练】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件:第23讲 民 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ppt
- 【导与练】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ppt
- 【导与练】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件: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ppt
最近下载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8 单元综合评估卷(含答案及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doc VIP
- 常用电工仪器仪表使用方法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广东省华医网公需课考题答案—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设计研究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物流园安全生产三项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操作规程)汇编.pdf VIP
- 2019年山东省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网络安全)答案.doc VIP
- (9月3日)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初中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07 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技术规范书(通用).doc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科技湘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湘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贵州选拔赛砌筑项目技术文件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