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重要性及路径.docVIP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重要性及路径.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重要性及路径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重要性及路径    摘 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打破壁垒,相互渗透、融合成为现代大学发展的趋势。但是理工科高校的文科有别于综合性大学,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方略,找准学科发展定位,打造特色文科品牌。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 文理融合 文科定位 特色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012-02       当代社会面临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人口、经济规划、城镇建设、科技发展等,要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通力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即要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理工科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正是顺应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大趋势,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 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略, 出现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不均衡,导致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综合实力,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很多理工科院校都开设了文科,以此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增强学校的软实力,这既是理工科大学实现综合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理工科院校设置文科专业的必要性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但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目标。我们不仅要传授自然科学与工科知识技能,还要从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工作态度、文化素养等方面教育和培养学生,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杨义认为,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种“文化工程”,而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具有四个要点:其一,涉及一个民族的总体科学、道德和精神文化素质;其二,涉及一个民族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价值共识;其三,涉及一个民族对全局问题、突发事件和日常现象的理性思维能力;其四,涉及一个民族的社会管理和社会运行的质量和效率。科学技术赋予社??以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和物质形式,而人文社会科学赋予社会以前进方向和精神内容。只有把物质形式和精神内容结合起来的社会,才是一个完整的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创造物质文明的才能,而且也应是精神文明的承载者与践行者。    1.文理交叉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文理分家的教育模式使得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氛围相对淡薄,而现代科学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大科学网络。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距离的缩小,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壁垒被打破,它们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成为当今文化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正如牛顿所说:人文与科学“在山下分手在山顶相遇”。适应科学综合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在理工科院校发展人文学科,文理渗透,是遵循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必然的选择。    2.文理融合是培养现代科技人才的有效途径。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改变,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再是工业文化时代的“专才”,而是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情商、智商兼具的复合式人才。而目前片面的专业教育状况令人担忧,科学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就会出现两种畸形人,一种是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一种是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文理相隔如山,壁垒森严,这种机制塑造出来的“人才”,如何在知识经济社会担当大任?时代向人们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通才教育,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才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3.文理渗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佳方式。创新人才的重要标志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则是建立在抽象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紧密结合的基础之上。从研究方法论上说,一个科学的发明和发现,既需要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也需要直觉、联想、灵感等非逻辑的感性思维,只有抽象逻辑思维,而无形象思维是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1981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理工学院的罗杰尔?思佩里博士,以令人信服的科学事实证实了人的大脑的左半球与右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左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右脑以形象直觉思维为主,各司其职,又互相协作,缺一不可。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左脑和右脑功能的同时开发,抽象逻辑思维与形象直觉思维的共同辅佐。    早在本世纪初,西方一些著名的大学就力图克服这种片面性,探索科技与人文的汇通之路。哈佛大学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广泛涉及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内容。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学生要学习占总课时22%左右的人文课程,即是避免技术对人的异化所采取的对策。    4.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