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7.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1.背景 (1)政治上:__________建立,反动势力企图恢复旧政权并发动叛乱。 (2)军事上:__________武装干涉苏俄,并与国内反革命势力勾结,爆发国内战争。 (3)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 2.目的:保证军事上的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直接过渡到__________社会。 3.内容 4.特点: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5.影响 (1)积极: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遭到了广大农民的反对。 [轻巧识记]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适应:适应战时需要。 两个特点:“战时”和“共产主义”。 三个结果:战争胜利、经济危机、政治危机。 四点内容: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 阅读课本第一目第二、三自然段及下列材料。 材料 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列宁《论粮食税》 为什么列宁在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的同时,又说“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提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它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经受住了考验,站稳了脚跟。然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也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特殊性: (1)适应了战时需要,是“一切为了前线”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2)具有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集制、企业一律国有、实物配给制等。 3.实质: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和行政命令的经济体制。 4.弊端: (1)余粮收集制:既侵犯了富裕农民的利益,也损害了广大中农和贫农的利益,动摇了工农联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全国性的饥荒和严重的政治危机。 (2)全盘国有化:超出了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限度,政府控制过严、卡得过死,并且使资产阶级完全站到反革命一边。 (3)取消商品贸易:取消市场,否认货币和价值规律,使投机猖獗,影响正常供应,给经济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里“特殊历史条件”包括(  ) ①国内外反动力量过于强大 ②俄国处在帝国主义威胁之下 ③俄国相对落后贫困 ④巩固苏维埃政权是最重要的任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从外部干涉,国内的地主和资产阶级发动叛乱,再加上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苏维埃政权面临空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苏俄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因此,①②③④的叙述都是正确的。 答案:D 2.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解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的背景。依据材料中的信息“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可知,此时苏俄正处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内外敌人对苏维埃政权发动进攻,为保障战争的胜利,苏俄实行了余粮收集制。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1.经济危机 (1)原因: ①战争破坏: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 ②自然灾害:1920—1921年大旱灾导致粮食缺乏。 ③政策因素: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企图直接向__________过渡。 (2)表现: ①__________大幅度下降,人民生活必需品得不到保障。 ②__________急剧下降,许多人死于饥饿。 ③大批__________无法开工,无产阶级队伍涣散。 2.政治危机 (1)原因: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__________。 (2)表现: ①农村:农民对_____________强烈不满。 ②城市:工人因生活条件恶化而纷纷罢工抗议。 ③军队:苏俄海军基地____________发生水兵叛乱。 阅读课本第一、二目中的关于1920年的两个插图。 同样是面临统治危机,列宁政府是采用怎样的方法解决危机的? [提示] 方法:①面对外国的武装干涉,列宁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一切力量渡过危机。②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接向共产主义过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