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共26张).pptx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共26张).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共26张)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曲辕犁;;1、时间 春秋战国; 4、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5、地位和影响 ①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④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四、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官营手工业成就 1、冶金技术 ⑴冶铜技术:原始社会晚期已经掌握,商周是繁荣时期 ⑵冶铁技术 :西周晚期已有铁器; 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推广; 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水排, 用水力鼓风冶铁; 魏晋南北朝灌钢法;2、制瓷业 商朝:原始瓷器; 东汉:青瓷; 北朝:白瓷 唐代: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宋代:五大名窑 明清:瓷都--景德镇、青花瓷、彩瓷; 珐琅彩、粉彩瓷、斗彩瓷(清朝) 外传:唐代(丝绸之路);3、丝织业 ⑴材料:麻、葛(最初)——丝——棉花(宋元棉纺织 业兴起,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⑵历程:距离四五千年:养蚕丝织; 商朝:织机; 西周:斜纹提花织物; 西汉:长安织室; 唐朝:吸收波斯风格; 宋朝: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明清:苏、杭;花楼机(明代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五、古代商业的发展;3、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5.元代商业的继续繁荣 ;1、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是( ) A.精耕细作 B.个体农耕 C.集体劳作 D.自然经济 ;2、考古人员在发掘一座古墓时,发现了许多农作物的种子,其中有玉米、棉花、水稻等。据此推断,这座墓的主人生活的年代应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4、“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 C?? 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 边患问题得到解决;5、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6、《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7、黄宗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8、清代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在东家夸三月之青,西家矜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千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 A.新的经济因素向农业领域扩散 B.农业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 C.农产品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D.传统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资本主义萌芽;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根本原因);1、目的:;1、含义;材料一: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1)材料揭示哪些历史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