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共47张).pptx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共47张).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共47张)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林业种植业渔业副业牧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农业:农、林、牧、副、渔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农作物分类(按用途分类)禾谷类豆 类薯 类纤维类油料类糖类嗜好类其他 (橡胶、香料等)枸杞、黄连、红花、人参等(1). 粮食作物(food crops) (2). 经济作物(cash crops)(3). 绿肥与饲料作物苜蓿、紫云英、草木犀 (4). 药用作物禾 谷 类豆 类大豆薯 类纤维作物剑麻油料作物胡麻糖类作物甘蔗甜菜可可嗜好类作物绿肥及饲料紫云英苜蓿药用作物人参枸杞其 他金 桂薰 衣 草 牲畜类禽类 农业的区位选择——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澳大利亚的牧场泰国的水稻种植场景区位概念位置在哪里与其他因素的相互联系为什么在那里(区位因素)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市场气候--光照、热量、降水交通运输地形政府政策机械土壤劳动力水源主要农作物生理活动的基本温度范围 (oC)作物种类最低气温最适气温最高气温小麦3~4.520~2230~32玉米8~1030~3240~44水稻10~1230~3236~38棉花13~142835油菜4~520~2530~32水稻: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20℃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22℃。单、双季稻要求年降水量分别在750毫米和1500毫米以上。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满足水稻的生长条件; 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不利于水稻生长。亚洲的水稻分布区 我国江西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这个地区为什么要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丘陵山区宜林宜草。缓坡谷地,宜发展耕作业。低洼地易积水,宜养鱼。千烟洲立体农业示意图自然因素举例喜温耐热作物:水稻、玉米、棉花、花生、烟草喜凉耐寒作物:小麦、青稞、燕麦、甜菜、油菜 热量光照喜光作物:棉花、玉米耐阴作物:咖啡、可可气候南稻北麦东耕西牧湿润半湿润地区: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畜牧业降水地形平原:种植业山区:林业高原:畜牧业茶叶——酸性土壤东北大豆——黑土肥沃土壤绿洲农业(新疆)灌溉农业(宁夏、河套平原)水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为什么? 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产品,农民收益逐渐递增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鲜花消费兴起,且紧邻港澳,便于出口,市场需求量大。交通运输是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条件。社会经济因素举例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订单农业”市场交通运输南菜北运、北粮南运科学技术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减免农业税等政策农业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技术提高会减少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温室大棚——(改善温度)梯 田(改造地形)在坡地上,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将坡地改造成层层平地进行耕种,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也有利于水土保持。(改善水分)喷灌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交通运输、保鲜冷藏技术荷兰郁金香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土尔其地 中 海突尼斯以色列希腊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 区位因素的变化:案例分析: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1.(1) 欧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形成了市场条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技术投入改善了降水季节分配的不合理,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大。1.(2)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建议:优势互补,加强地区间的协作和区际分工,利用气候的季节差异分别占领不同季节的市场,减轻灾害损失,避免恶性市场竞争。二、农业地域的形成相同标 志因地制宜形成合理利用农业土地概 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生产条件、农业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 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的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小麦—牧羊带分布: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典型:墨累--达令盆地三、混合农业地域——以澳大利亚为例澳大利亚地形悉尼堪培拉墨尔本东南部想一想: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与降水、气温、人口分布有什么关系?西南部降水量较大西南部东南部东南部西南部人口较密集气温较温和三、混合农业地域——以澳大利亚为例自然社会经济科技气候暖湿、土地肥沃悠久的历史、鼓励政策、交通便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