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模块三 第12单元 第28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Word版含解析
第28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考点1 “与上帝直接对话”——宗教改革
(对应学生用书第225页)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背景
1.经济条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思想条件:文艺复兴的影响下,人们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3.主要原因:天主教会与德意志之间的矛盾加深。
4.导火线:1517年,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二、概况
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2.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如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
三、主张
1.因信称义:只要虔诚地信仰灵魂便可获得拯救。因信称义的主张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是一种人文主义宗教观。
2.简化宗教仪式。每个人都可和上帝直接交流,无需神职人员干预和繁缛的礼拜仪式。(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3.《圣经》是人们的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人人在上帝和《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不用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4.世俗统治权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教会应该从属于国家,罗马天主教会不应该干涉德意志内部事务。(“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5.僧侣可婚配和还俗,铲除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阂。
四、影响
1.直接影响: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
2.经济方面: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3.经济方面: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4.思想方面: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总之,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易误辨析] 正确区分“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这三种主张是基督教不同教派的主张,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
(1)“因行称义”的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
(2)“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个性。
(3)“信仰得救”是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是对“因信称义”的继承和发展。
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史料二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史料三 “宗教改革”这个词一样有误导作用。路德一开始是一个改革家,但最终却成为了一个革命者,这是他与罗马教会坚定抗争导致的结果。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解释为对教会某些腐败落后现象作出的反应,其中包括……部分牧师包括教皇的放荡生活……不受教会法律约束的特权和豁免。尽管这些很能激起人们的抗议,但它们仅是清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侧重于知识分子”“欧洲人民”说明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运动的群众基础更广泛;“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反映了宗教改革继承并发展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
(2)史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在得救方式方面的主张。注意史料的出处是本史料解读的落脚点。“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说明了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从根本上否定了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
(3)史料三认为,宗教改革表面看是一场反对教会腐败、压榨的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马丁·路德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家。罗马教会的腐朽生活、特权等是宗教改革反对的目标,也是引发宗教改革的原因,但不是宗教改革的实质目的,其实质目的是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的革命。
[史料运用]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并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提示] 诉求: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关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
(2)史料二体现了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有人认为马丁·路德的主张树立了上帝的权威,因此马丁·路德的学说与人文主义没有联系。对此你如何理解?
[提示] 马丁·路德的学说强调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每一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虔诚信仰使自己摆脱“罪恶”,不需要教会作为中介,它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的影响。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模块一 第1单元 单元高考整合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模块一 第1单元 第1讲 商周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模块一 第1单元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模块一 第2单元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模块一 第2单元 单元高考整合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模块一 第2单元 第4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模块一 第3单元 单元高考整合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模块一 第3单元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模块一 第3单元 第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模块一 第3单元 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模块三 第13单元 单元高考整合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模块三 第13单元 第29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模块三 第13单元 第30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模块三 第14单元 第31讲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模块二 第10单元 单元高考整合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模块二 第10单元 第23讲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模块二 第6单元 单元高考整合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模块二 第6单元 第13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模块二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模块二 第7单元 单元高考整合 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