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幻灯片-1幻灯片课件.ppt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幻灯片-1幻灯片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幻灯片-1幻灯片课件.ppt

welcome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ICU 顾勤 定义: 感染、创伤、应激等致病因素作用下,凝血因子和(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引起形成弥漫性微血栓,同时或继发纤溶亢进,造成器官功能受损或衰竭,出血、贫血甚至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其特征为凝血功能障碍。 HMWK PK Ⅻ Ⅺ Ⅸ Ⅷ Ⅹ Ⅴ Ⅱ Ⅰ ⅩⅢ 凝血 TF Ⅶ 内源性 APTT 共同途径 外源性 机体正常凝血系统 PT 正常抗凝系统 抗凝血酶Ⅲ 纤维蛋白 血栓调节蛋白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血管内皮损伤 血细胞大量破坏 促凝物质入循环 内源系统激活 外源系统激活 高凝状态 纤溶激活 DIC 继发纤溶亢进 凝血因子消耗 低凝状态 出血 纤维蛋白原 FDP 血小板黏附 PGI2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 DIC发病机制图 DIC的分期与分型 目前国内外缺乏统一分型标准 急性型 慢性型 亚临床型 DIC的分期与分型 根据病理发展过程分三期 初发性高凝期 消耗性低凝期 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DIC的临床表现 出血 低血压与休克 器官功能障碍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DIC的实验室检查 凝血功能的实验室检查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实验室检查 其他实验室检查 凝血激活的分子标记物测定 DIC的实验室检查 凝血功能的实验室检查 血小板质量改变:血小板功能异常 计数降低 释放代谢产物增加 血浆凝血因子异常:纤维蛋白原降低 PT、TT、APTT延长 DIC的实验室检查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实验室检查 纤维蛋白单体(FM)及复合物测定:3P实验+、乙醇胶(EGF)实验+、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增高 纤维蛋白溶解实验:优球蛋白溶解实验、纤溶酶原测定、FDP测定 DIC的实验室检查 其他实验: 外周血破碎红细胞观察 AT-Ⅲ测定 蛋白C测定 纤维蛋白生成与转换率测定 DIC的实验室检查 凝血激活的分子标记物测定: TAT:凝血酶原激活的敏感指标之一 D-二聚体: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产物 ET:血管内皮损伤的特异性指标之一 FPA:纤维蛋白形成前期指标之一 DIC的诊断 DIC的诊断缺乏国际统一诊断标准,目前认为诊断DIC必须具备3方面条件: 引起DIC的原发病因 符合DIC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诊断依据 DIC的诊断 1994年第五届中华医学会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DIC标准: 临床表现: 实验指标: DIC的诊断 临床表现: 存在引起DIC的基础疾病 具有下列2项以上表现: 多发性出血倾向 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 多发性微栓塞症状体征 抗凝治疗有效 DIC的诊断 实验指标:同时下列三项以上异常 血小板<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 纤维蛋白原<1.5g/L或进行性下降 3P实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或D-二聚体+ PT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 纤溶酶原含量或活性降低 AT-Ⅲ含量或活性降低 血浆因子Ⅷ:C<50% DIC的诊断 疑难病例应有下列1项以上异常: 因子Ⅷ:C降低,VWF:Ag升高, Ⅷ:C/VWF: Ag降低 TAT或F1+2升高 血浆纤溶酶与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升高 纤维蛋白肽(FPA)升高 DIC治疗 治疗方法个体化:已栓塞为主要表现的使用肝素,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替代治疗 治疗基础疾病 抗凝治疗 替代治疗 纤溶抑制药治疗 溶栓 其他 Thank you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