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球蚴病 2.pptx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棘球蚴病 2

棘球蚴病(包虫病) 本病是由带科、棘球属四种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少节棘球绦虫和福氏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牛、羊、猪、人等的肝、肺及其他器官中所引起的疾病。成虫寄生于犬科动物的小肠内 细粒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 grunulosus) 又称包生绦虫,包虫 成虫寄生在狗狼等犬科动物小肠, 幼虫寄生在羊、牛等食草动物,也可寄生人体引起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畜牧地区流行广泛。 一、形态 1、成虫 1)大小:体长2-7mm 2)头节:顶突、吸盘、小钩 3)链体:1个幼节、 1个成节 1或2个孕节 侧囊(含虫卵200-800个)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the small, white objects) in the small intestine of a dog. 2、虫卵:与带绦虫卵相似不易区分 3、棘球蚴 角皮层 生发层 孙囊 子囊 生发囊 (育囊) . 原头节 囊壁 结构 囊内容物 乳白色囊状体, 大小取决于棘球蚴的寄生时间和部位 二、生活史 感染期 方式 途径 致病阶段 中间宿主 虫卵 误食 口 棘球蚴 人、草食动物 与狗密切接触;挤奶剪毛制革;吃手抓饭,喝生水 2月 三、致病 棘球蚴病(包虫病) 进入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和细胞侵润,不少六钩蚴被杀死,其余形成纤维囊壁发育成棘球蚴。 常见部位:肝、肺、腹腔、脑 1、机械性压迫:被压组织细胞萎缩、坏死 肝(肝区疼痛)、肺(呼吸急促胸痛)、 胆道(梗阻、炎症及腹膜炎)、脑(癫痫、 偏瘫)等。 2、毒素作用致过敏症状: 荨麻疹、哮喘 3、全身中毒症状: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消瘦、贫血 四、实验诊断 禁用:穿刺抽液检查原头蚴 1、卡松尼皮内试验(Casoni)检出率78-100% 2、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率82%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5、其他:B超、CT、X线帮助定位。 4、Dot-ELISA法检测循环抗原和循环免疫复合物 五、流行与防治 1、流行地区:世界各地畜牧地区 国内: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西藏、四川省内(甘、阿地区) 国外:南澳大利亚和阿根廷 2.防治措施: 2)对犬、尤牧羊犬进行定期检查治疗 3)养成清洁习惯 1)治疗病人: 4)加强对牛羊的屠宰管理 2.防治措施: 1)治疗病人: 外科手术,手术时一定要完整取出,防止棘球液外溢; 对难作手术者及晚期病人可进行化疗。 药物:甲苯咪唑(MBZ)、丙硫咪唑(ABZ) 2.防治措施: 2)对犬、尤牧羊犬进行定期检查治疗,杜绝传染源, 不给犬吃牲畜内脏。 1)治疗病人: 2.防治措施: 2)对犬、尤牧羊犬进行定期检查治疗, 3)养成清洁习惯,饭前洗手,不喝生水。 1)治疗病人: 2.防治措施: 2)对犬、尤牧羊犬进行定期检查治疗 3)养成清洁习惯 1)治疗病人: 4)加强对牛羊的屠宰管理,病畜内脏要严格处理,提倡深埋和焚烧,防止被狗、狼食入。 2.防治措施: 2)对犬、尤牧羊犬进行定期检查治疗 3)养成清洁习惯 1)治疗病人: 4)加强对牛羊的屠宰管理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