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节 几何地震学 勘探地震学教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节 几何地震学 勘探地震学教程.ppt

* * (2) 折射波形成机制(Formation ) 据透射定律可知,入射角和透射角都应服从透射定律,即 sinα/V1=sinβ/V2,随着入射角α增大,透射角也增大,当α角增大到某一个角度时,β→90°,这时透射波就以V2的速度沿界面向前滑行,形成滑行波,据波前理论,高速滑行波所经过的界面上的任何一点都可看作是一新的点震源,即滑行波所经过的下面介质在振动,由于两侧的介质质点间存在着弹性联系,下面介质中质点的振动必然要引起上面介质中质点的振动,这样就在上面介质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波,这种波在地震勘探中称为折射波,这时的入射角α=i称为临界角(Critical Angle),用i表示 i=arcsin(V1/V2). * * 2)? 形成折射波的条件 Refraction Formational Condition 1》下面介质的波速要大于所有上面介质的波速Velocity of Below layer Media is the Larger than up Layer。 2》入射角是以临界角I 入射( Incidence Wave Incident) * * 3)折射波的特点 (Refraction Character) (1) 射线是以临界角i出射的一束平行直线且垂 直于波前面; (2) 波前面是一平面,与界面的夹角为 i ; (3) AM是折射波的第一条射线,称临界射线,M点是折射波的始点,它也是反射波射线; (4) 折射波存在盲区(blind area),盲区范围(Blind Area range )Xm=2h*thi,所以折射波必须在盲区以外才可观测到,并且,h增大→Xm增大; * * * * 3.岩石的孔隙度对速度的影响 The third: Rock Porosity to Velocity Affect 1)一般规律:孔隙度大,则速度就小; rule is : 1) Porosity Larger→Velocity Small. 2)时间平均方程:Time Average Equation 1/v=(1-φ)/ Vm + (φ/VL) V—岩石的速度; Vm――岩石骨架的波速; VL―岩石孔隙中充填物的波速;φ――孔隙度 1956年,威利(Wyliie)等人提出了一个定量计算速度与孔隙度关系的一个方程式 由统计表明,当孔隙度由3% 增加到30% 时,速度变化可达60% 。说明孔隙度是影响速度的重要因素,这个方程又被推广到求砂泥岩中砂,泥的含量。 1/V=(1-P泥/V沙)+(P泥/V泥) * * 4、岩石中的孔隙充填物对与速度的影响 The Forth: Fill Substance of in Rock to Velocity Affect. 不同的岩石充填物是不同的,所以,波速也不同,如砂岩中充填有油、气时,砂岩的速度会明显的下降,砂岩速度突降是含油气的标志之一。 * * 三、速度分布规律及特点 Velocity Distribution Law and Character 1、成层性 Formation Layer Character 2、递增性 Increase Character 3、方向性 Direction Character 4、分区性 Location Character * * 1、 成层性 Formation Layer Character 这是沉积剖面中最基本的特点,由于沉积剖面的成层性,所以整个地质剖面可以划分为许多速度不同的速度剖面, * * 2、递增性 Increase Character 速度随深度(埋深)、地质年代增加而递增,但速度变化的梯度(变化率)随埋深而递减。 * * 3、方向性 Direction Character 纵向变化梯度大于横向变化的梯度,速度横向有变化,尤其有断层、地层尖灭、不整合,速度会发生突变。 * * 4、分区性 Location Character 在不同地区,由于沉积环境不同和岩性变化,速度在平面内的分布具有分区、分带的特点,在不同区域、不同地带,速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及其梯度变化形式不同,一般灰岩发育地区,速度值高,但速度变化梯度小,而在砂岩发育地区,速度V偏低,但速度变化梯度大。 * * 四、地震速度的近似 Seismic Velocity Approximate/Real Media Simplify 综上所述,影响地震波速度的原因很多,各个地区的速度分布也很复杂。地震速度分布规律的复杂性,导致了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复杂性,给我们在理论上分析问题造成了困难,为了讨论问题的简便,对地下的实际介质作某些简化: 1.均匀介质 Even medium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