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完善外贸统计规则思考.docVIP

全球化背景下完善外贸统计规则思考.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球化背景下完善外贸统计规则思考

全球化背景下完善外贸统计规则的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总量迅速增加,国际投资高速增长,跨国公司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生产要素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地重组和优化配置,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状态。现有的国际贸易统计体系是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的,它以SNA为核心,包括了国际收支和国际货物贸易统计两个部分。1993年的SNA标准,是当前世界各国外贸统计体系建立的基础。它反映了20世纪中后期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和要求,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加工贸易、转口贸易和外国投资的快速发展,这套以跨境交易为基本原则的国际贸易统计规则,能否继续反映外贸发展的真实面貌,其科学性受到了质疑。      一、全球化背景下外贸统计规则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跨境交易的问题   跨境交易是当前外贸统计中区分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基础。但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投资的发展、中间交易的比重的增加和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以跨境交易作为衡量国际贸易的标准提出了挑战。   1、投资的发展。当一个国家FDI的流人和流出规模较小或者FDI的流入和流出持平时,其对外贸统计的影响不明显,但随着规模的扩大且FDI的流人和流出不相等时,单纯以跨境交易为基础的统计就会出现对外贸数据的高估或者低估,,对于FDI流人大于流出的国家来说,一般来说会对外贸的数据出现高估:反之,会出现低估。其主要原因在于,外资企业在与东道国进行的贸易、与母国进行的贸易和与其他国家进行的贸易在当前的外贸统计规则下都会东道国当前的外贸总额上计人。如表1所示,2007年,中国的进出口额21738亿美元,其中,中国外资企业的进出口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57.73%,外资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7.1%:外资企业进口占进口总额的58.5%,而外资企业又相对集中于加工贸易的行业,这样对于中国当前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会存在一定的高估。   2、中间交易的增加。按照现有的外贸统计体系,中间交易的增加最终产品却最终计算到一个国家出口方面,明显会高估该国的对外贸易额,而在我们当前的外贸统计体??按照跨境交易为基础的核算,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3、加工贸易。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产业链条也随之转移,其中的发展中国家因其廉价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成为最终原料的供应地和产品的组装地,尤其是当前的中国,加工贸易所占的份额十分庞大,2007年占到了45.36%,其余年份均占据了近50%,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是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进行加工和组装,只是争取了劳务费用,而不是商品的差价,但是在海关的统计上,进口的原材料和出口的制成品却都要计算到我们的头上,这样很容易对我国外贸发展的真实水平产生误解。      (二)“原产地”原则的问题      原产地规则主要是用于确定贸易产品的国籍。原产地规则涉及最惠国待遇(mfn)、国民待遇(nt)、关税待遇、取消数量限制和贸易数量配额、反倾销和反补贴、选择性保障措施、发展中国家的普惠制(gsp)以及对同一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的成员产品的待遇问题。在国际贸易统计上,原产地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于外资企业和三来一补的问题上。由于规则的不完善,很多发达国家产品的外资部分取得了发展中国家的国籍,造成了外资得到了利润,而发展中国家得到了所谓的顺差。      (三)对有关统计数据的加工问题   在当前的国际贸易统计中,数据的来源主要是海关,而受到传统的国际贸易主导型阶段的影响,对于海关的数据加工,还有待于提高。例如前面提到的原产地问题、加工贸易以及跨境的问题,从现有的资料的来源上看,没有得到有效的加工。      (四)统计口径的问题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统计口径的不同仍然给当前的贸易统计带来不小的麻烦。如表2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1993-2007年间,中美之间的贸易额产生了极大的不同,尤其是随着两国之间贸易额的不断增长,差额之间的差异显得更大。如2006年,中方统计的差额为顺差1442.6亿美元,而美方统计的差额为逆差2325.88亿美元,二者差了883.28亿美元。同样,2007年,两国之间因为统计口径的差额,使得贸易差额之间统计差了928.87亿美元。这些统计口径方面的差异,给当前的周际贸易统计带来了困扰,甚至导致贸易纠纷。      二、关于完善现有外贸统计规则的思考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部分学者提出了以所有权为基础的统计体系,后美国的BEA采纳了“ownership-based approach”,以所有权为基础的统计体系,作为经常性项目的补充体系,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前一体化情况下的外贸发展的真实情况。1998年薛荣久、贾怀勤、赵宇辉、徐进亮在谈中美贸易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