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站与半定位监测-自然地理学研究方向.pptVIP

定位站与半定位监测-自然地理学研究方向.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定位站与半定位监测-自然地理学研究方向

禹城站现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田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研究的实验技术系统。已建成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nuum,简称SPAC)系统联合观测实验场,水肥耦合关系实验场、养分平衡实验场、陆地水面蒸发场、气象站、作物与水分关系实验场、遥感实验场、农业综合实验场、精准农业实验场等多处田间实验场地。建立了化学分析室、土壤物理实验室、植物生理生态实验室、遥感实验室。禹城站的仪器设备具备了全方位地开展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循环综合研究的技术条件。 SPAC系统联合观测场,装备了禹城站自行研制的大型蒸渗仪和换位式波文比观测系统,开展农田生态系统的水汽、热、CO2通量的综合研究。装备了CERN项目配备的MAOS-I型小气候梯度仪,实现了温度、湿度、风速、太阳辐射、土壤温度剖面、地表热通量等的连续自动观测,配备了CI-301PS光合作用系统、AP4动态气孔阻力测定仪、手持红外温度计和CI-203面积仪对作物生理生态特性进行观测,中子仪进行土壤水分剖面的观测;SPAC联合观测场的自动采集系统已接入计算机室,实现了室内采集和对系统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减少了对观测现场的扰动,提高了数据质量。目前的禹城站的技术系统观测项目全面,手段多样,为农田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江西省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始建于1982年,1985年被列为江西省“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试验示范基地,1990年被确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红壤丘陵综合开发治理国际试验示范研究站,现在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基本站之一。站内海拔多在100m左右,属典型的红壤丘陵区。具有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主要的土壤类型有红壤、水稻土、潮土、草甸土等,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但原生植被已破坏殆尽,现主要为人工林或草、灌丛次生植被。 (二)千烟洲红壤丘陵农业综合开发试验站 2009年11月1日,千烟洲生态站接待了一行20人的特殊来访者,他们是由九三学社中国科学院委员会部分社员组成的学习交流访问团。访问千烟洲生态站、慰问第一线科技人员、共谋发展大计,是访问团这次学习参观活动重要内容之一,这也是千烟洲站建站近30年来第一次迎接中科院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访问团体。 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生态试验站站长王辉民研究员迎接了访问团。访问团观看了介绍千烟洲建站过程与发展历程的录像片,听取了王辉民就千烟洲站发展规划、科学任务、研究方向与重点研究课题等方面的简要介绍,实地考察了千烟洲站野外观测与研究设施和实验场地。程彤曾是千烟洲站的老站长,他详细地为大家讲解千烟洲红壤丘陵开发治理的经验。在通量观测塔前,许多团员勇敢地登上42m高的塔顶,一览千烟洲的全景,他们都为如“仙境”般的美丽景色赞叹不已! 访问团的多数同志是首次来千烟洲站,他们都为千烟洲站的前辈建设者们在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就把原来一个红壤丘陵的不毛之地变为迷人的绿洲而十分敬佩;为千烟洲创业者多年坚持不懈的艰辛奋斗取得的“沧海桑田”成就而骄傲! 参观考察后,王辉民等与访问团的科学家进行了交流,共谋千烟洲的发展大业。刘高焕首先发言说,千烟洲站是研究南方红壤丘陵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信息交流的一个非常理想的平台,应该大力支持王辉民站长把这个平台建设的更完善、更完美,吸引更多的研究人员到这里来享受做实验研究的快乐。他说,在座的各位社员多为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室主任、副主任、科研骨干,应动员更多的研究人员、在读博士、硕士生来站开展各种试验研究工作。尽力支持千烟洲站多出人才、多出成果。九三学社在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民主党派中人数多,人才多,理应为研究所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资源环境与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英杰、王劲峰研究员倡议,在座的各研究室主任,可每1-2年组织一次到千烟洲站的学习参观访问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千烟洲站的研究工作;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目前负责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推荐工作的闵庆文研究员建议,把江西省的“红米”和“乌骨鸡”申报为农业文化遗产,并就此与试验站戴晓琴博士后等约定今后在这方面进行合作。熊利亚、顾定法、袁子恭、杨小焕、沈振西、张时煌等社员也纷纷提出各种建议。 ? 程彤在发言中说,我在吉安和泰和县进行科学考察与定位研究近30年了,对吉安与吉泰盆地的情况比较了解。他说,第一,江西是农业大省,吉泰盆地是江西省的粮仓之一。所以吉安市抓粮食生产,既是国家需求也是吉安市农业立市的根本,不能放松和动摇。吉安市低产农田的改造有极大的提升空间,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第二,泰和是中国泰和乌鸡的原产地,是我国特有珍禽品种,在千烟洲站帮助下,国家质检总局已把泰和县作为我国第一例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