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刍议水库灌浆施工方案
刍议水库灌浆施工方案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水库的施工方案目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是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小型水库工程施工中的灌浆技术,希望这一观点能为广大同行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水库;施工方案;探讨
一、工程概况
某水库总库容为2111万m3 ,坝顶高程950. 8m,河床地面高程934.3m,最大坝高l6. 5m,坝顶宽度2. 5m,坝长398m。该水库是运用汛限水位按溢洪道进口底高程944. 5m运行,正常运用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 P =5%) 。非正常运用校核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 P = 2%) 。
二、充填灌浆设计
1. 输水洞顶充填灌浆加固。输水洞位于桩号0 + 220主副坝交界处的砂岩上,为半圆拱无压涵洞,使用浆砌石衬砌,宽1. 4m,侧墙高1. 2m,拱高0. 7m,洞长42. 2m。输水洞运行至今, 砌体已老化,勾缝脱落,渗漏严重,尤其是沿岩基与砌体间侧墙绕渗现象严重。危及坝体安全。
灌浆布置:设计对输水洞进行充填灌浆加固,由于洞径较小,在洞外从坝面上钻孔至洞壁与坝体接触处进行灌浆,沿垂直洞轴线的方向布置11排钻孔,排距2m,每排2至3个孔,孔间距2m,呈梅花形布置, 其中坝顶布置2排,坝上游坡布置4排,坝下游坡布置5排,钻孔深度应到达洞顶和洞左侧边墙外壁与坝体接合部位,灌浆工程设计共布置灌浆孔28个,总进尺385. 78m,最深处位于坝顶,为9. 73m,最浅孔位于坝下游坡最低处钻孔为3. 65m。
2. 库区左岸台地充填灌浆。在水库蓄洪运用中。库水位由944. 42m涨到946. 37m时. 在大坝上游与坝相邻的左岸台地处(距大坝20tn -80tn,为耕作区)出现冒泡现象;当水位降到945m后,冒泡现象消失。经当时现场分析认为是此处土体密实度低,存在孔洞或空隙所致。为提高此处坝基和相邻台地的密实度。改善土体的渗透稳定和变形. 防止水库水位抬高运行后出现异常情况,设计对此处进行充填灌浆加固。灌浆区域为上游坝坡与左岸台地相接处、高程945m - 947. 5m的范围内,灌浆孔呈梅花形布置,间距2m ×2m,共布置灌浆孔182个,其中坝坡上93个,台地上89个。灌浆孔设计深为:上游坝坡处坝坡平均钻深2m。深入坝基以下3m,则坝坡孔平均深度6m;左岸台地处平均孔深为5. 2m,灌浆孔总进尺2500m。
三、灌浆施工
1. 灌??准备。首先要做好灌浆机具、料物、劳力和场地等的准备工作。制浆和灌浆机械的布置应考虑灌浆泵容量的大小、输浆距离的远近、扬程高低和料场位置等因素尽量遵循施工干扰少、搬迁次数少以及电源和交通方便等原则。其次,灌浆施工前应确定好观测点位置,埋设好观测设备,并应准备好观测、试验仪器以及观测记录表和成果表。第三,对灌浆所用土料和浆液进行试验。第四,灌浆施工前应做灌浆试验。
2. 灌浆工艺。灌浆施工工艺是土坝安全和保证灌浆质量的关键。根据“坝体分段,区别对待,单排布孔,分序钻灌孔底注浆,全孔灌注,综合控制,少灌多复”的原则,灌浆施工过程主要包括造孔、制浆、灌浆和封孔等工序。
2. 1造孔。首先按设计要求布孔,然后分序钻进,先疏后密钻孔要求铅直。造孔前在坝顶沿灌浆轴线开挖深约1m、宽约0. 5m的沟槽,并回填黏土夯实构成阻浆盖。防止孔口过早出现裂缝或冒浆现象。
2. 2制浆。采用搅拌机湿法制浆,随时测定泥浆密度,控制达到设计要求。开始用稀浆灌注,待坝体被劈裂开后改用浓浆,密度应达到1. 5 g/ cm3 - 1. 6 g/ cm3 ,封孔时大于1. 7 g/ cm3。
2. 3灌浆。充填式灌浆应先灌上游排孔,再灌下游排孔,后灌中间排孔。施灌的原则是“稀浆开路,浓浆灌注,分序施灌,先疏后密,少灌多复,控制浆量”。充填式灌浆应采用分段灌注方法,由下至上,下套管分段灌注,段长为5m,注浆管要下到离钻孔底部0. 5m处。
2. 4 终灌、封孔。直观上要以饱、满、实为度,具体标准是:连续复灌3次不再吃浆;坝顶连续3次冒浆,或连续3次超过控制压力、位移和裂缝宽度;每孔灌浆次数和灌浆量应达到或超过设计数量;对具有水平砂层的坝体或砂坝的结束灌浆标准,还应有足够的帷幕厚度,以满足防渗要求,封孔一般用泥球或稠浆封孔。在终灌后, 将孔内清水抽出,然后倒入泥球或稠浆,最后表面用土夯实。
3. 灌浆综合控制。
3. 1压力控制。灌浆的控制压力是灌浆时限制的最大压力,可等于或稍小于设计的压力值。灌浆时,同一孔的灌浆过程中,一般是头几次灌浆压力较低,以后随着复灌次数的增加。坝体在浆坝互压的作用下,逐步得到压实,孔口灌浆压力逐渐升高。
3. 2灌浆量控制。控制每次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