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和发展经济学分析.docVIP

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和发展经济学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和发展经济学分析

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和发展经济学分析   【摘 要】当前我国许多城市都把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从区域中心城市定位理论出发,阐述了我国目前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遵循区域中心城市定位理论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区域中心定位与发展的共性问题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发展经济学分析      一、前言   发展区域中心城市,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是我国新世纪城市发展的主题。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化可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互动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带动周围腹地区域的协调发展,避免“生态危机”,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心城市就是指在一个城市群中具有较大辐射区域的城市,是一个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和龙头[1]。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都把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城市的定位问题对一个城市的发展非常重要,是城市发展和竞争战略的核心。   二、区域中心城市定位理论   (一)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劳动地域分工造成了各个城市之间的功能、产业的不同, 而这些正是城市定位的价值诉求, 所以,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城市定位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撑。瑞士是一个经济异常发达的小国, 它的各个城市之间的不同定位和分工正是劳动分工理论最佳应用的写照: “瑞士是一个仅有500 万人口的国家, 却‘小国寡民, 富甲天下’, 各城市之间的分工极其鲜明。日内瓦是国际会议中心; 距日内瓦30公里的洛桑是国际奥委会的所在地, 是体育之城;苏黎世是传统的金融中心, 数百家银行构成了独特的风景线, 80% 的居民生活都同银行业有关; 达沃斯则以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而著名。这些城市百花齐放, 分工明确, 共同组成了一个在国际上非常有竞争力、多姿多彩的国家。”[4]   (二)都市圈层理论   都市圈是指一个大的核心城市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临近城镇与地区组成的圈层式结构,结构的核心是一个大城市,往外围扩展是一些小城市。都市圈是城市发展的以空间联系作为主要考虑特征的功能地域概念。他???之间相互分工,相互合作。体现了城市之间的主次、依托和带动的关系。[6]都市圈的形成是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双向流动的结果。健全的都市圈的运作是以内在的社会经济联系为基础.以便利的交通、通讯条件为支撑,以跨地区的行政协调为保障。都市圈作为城镇群体在空间和经济社会关系上是有主次、依托和带动之分的。在城市定位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都市圈的范围,考虑与其他城市的协作与分工, 实现城市发展的共赢。[5]   (三)共生理论   共生关系认为各城市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的一种状况, 没有一个城市离开了其他单元的存在而能生存下去。刘荣增认为(2001)[6]认为城镇区域空间的不断扩展, 竞争力和协和力是推动其演化的根本动力。竞争力将空间导向与外界环境相抗争, 而协和力则使群体空间整体功能和效率达到协和与共生。同一层次的城镇空间之间以竞争为主,不同等级的城镇空间之间协和力表现得更为明显, 但要真正发挥协和规律的作用, 则需明确的外界控制与规划干预。协和力在空间竞争的后期有可能使不同的空间类型走向集约化和一体化。荷兰兰斯塔德地区6 个主要中心城市的协调性增长显示了很高的同步性, 表明它不同于一般的城镇混 合体而是一个共生的群体, 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空间演化的长期稳定性。[6]   (四)区位理论   经济区位是区域经济学或空间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其重点是通过对区位与经济关系的研究,揭示   一定的经济活动在一定地域范围进行,不同地域范围的经济活动不尽相同。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特#8226;勒施(Au ust Losch)比较全面、准确地对区位理论进行体系性的构建。他认为“一个合适的区位,必然是一个能保证事情妥善发展的区位”[6]、[8]。这里合适的区位实际上是指一个能够带来效率和效能最大化的经济主体运作空间[6]、[9]。区位构成及其作用不是独立运作的,而是通过互相产生影响和叠加而产生的。区位与区位之间的“反射作用”使区位转变为区位间的相互关系,即区位体系。苏州市近年来充分利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依托开发区建设.大量吸引外资,形成了和上海一体化的全国最大外商投资区,反过来苏州又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构成上海大都市圈的有力支撑。   三、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的准确定位是城市发展的头等大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与中国城市和城市政府在经济活动和经济决策中的特殊重要性。正确定位,决定着中国区域中心城市的命运,一些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不正确,已经给城市发展带来严重的问题[3]。   (一)定位盲目求大,不切实际   定位缺乏科学的发展观,不能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