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 社 会 主 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pptVIP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 社 会 主 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 社 会 主 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2、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中国的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只占1/5;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轻工业,缺少重工业的基础;企业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发展困难。而且,建国初期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调整的过程中,已经采用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一五计划规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保证生产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计划规定:五年内国家用于建设的投资总额为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两。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 1953年,国家对粮食、棉花、油料作物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统购统销)。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第一,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第二,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通过互助、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第三,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第四,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第五,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 3、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和基本完成 4、手工业合作化的实现 方针政策: (1)对资本家——团结、教育、改造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改造 利用:在一定时期内允许对国计民生有利的资本 主义工商业继续存在,并有一些发展。 限制: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 极作用。 改造:把资本家的企业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全 民所有制,把资本家个人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利用、限制都是为了改造,改造是政策的核心。 1953年2月,李维汉《资本主义工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 1953年9月,毛泽东: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 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改造方法:和平赎买、定股定息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四马分肥” 定股定息:全行业公私合营中,对资本家原有生产资料进行估价,核实私股股额,合营期间,每年发给5%股息。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采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民族政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政策。 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即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经济体系,有过渡性质。 七届二中全会会场、旧址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论述了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及其途径。 (一):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 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性质: 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二)、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新中国在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当中,已经开始对它进行适当的限制,并把其中的大部分引上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 (三): 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1952年,全国已有40%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少数农户还参加了半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户参加合作社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上海市工商业界代表步入申请公私合营大会会场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1、提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共同富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