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SWOT模型淮河行蓄洪区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SWOT模型淮河行蓄洪区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通过建立SWOT模型,在对淮河行蓄洪区的优势、劣势、威胁和机会进行系统分析后,寻求淮河行蓄洪区运用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即行营洪区防洪一经济一生态协调发展模式。在对该模式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淮河行蓄洪区应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集中安置区内群众、鼓励人口外迁等办法,确保行蓄洪区安全生产和建设,实现人水和谐、人地和谐。
关键词:行蓄洪区;SWOT模型;经济发展模式;对持矩阵
1 淮河行蓄洪区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组织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组织自身既定的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组织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从而将组织的战略与组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
淮河行蓄洪区SWOT模型示意图见图1,其分析流程见图2。罗列组织的优势和劣势,可能的机会与威胁;优势、劣势与机会、威胁相组合,形成SO、sT、WO、WT策略。
1.1 淮河行蓄洪区的优势分析
淮河行蓄洪区最大的优势在于人均土地相对较多。以下是对安徽石姚湾行洪区、?洼蓄滞洪区和河南老王坡蓄滞洪区进行社会经济状况实地调查取得的资料(2003年),见表1。
同时,淮河行蓄洪区的土地较为肥沃,且尚未遭到严重的环境污染,作物单产相对较高。调查也证实区内居民对于土地的依赖度很高,人均土地多的地方,人均收入相对高。如在石姚湾行洪区,人均总收入为2 010元;在?洼蓄滞洪区,人均总收入为2 617元;在老王坡蓄滞洪区,人均总收入达到5 169元。
1.2 淮河行蓄洪区的劣势分析
一是经济发展滞后,生活水平较低。虽然与以往相比,行蓄洪区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区外居民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与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差距更大。由于行洪频率较高,使得地方政府和行蓄洪区居民缺乏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和其他生产生活设施投入的积极性,加之为了确保行蓄洪需要,国家在政策上对区内项目建设规定了各种限制,导致行蓄洪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群众???产、生活极不稳定,部分群众温饱问题尚未解决。通过对淮河行蓄洪区的人均GDP、人口密度、人均纯收入及与行蓄洪区所在地区平均水平的比较,可以看到,行蓄洪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其所在省份的平均水平。2001年安徽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 020元,2009年为4 504元,而沿淮具有行蓄洪区的安徽阜南、颍上、霍邱、寿县、长丰等县对应年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 300~l 600元和3 200元左右。水患与落后的地方经济互为因果,使得行蓄洪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难以走出非良性循环的局面。
二是区内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水平较低,资金不足。尽管历经多年的投入和建设,目前行蓄洪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批基础设施,但整体上来看,这些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防洪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部分安全设施还存在建设维护资金不落实,责任不清等问题。例如目前行蓄洪区的道路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维护”的问题。另外,由于每次进洪,都会对行蓄洪区的农田水利设施造成毁坏,而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又程度不同地存在资金来源不足和责任主体不清等问题,导致行蓄洪区内的农田水利设施难以满足基本的生产要求。
三是人口增长过快。行蓄洪区设置初期,区内人口较少,行蓄洪时人员转移避洪的任务较轻,灾损也轻。设立行蓄洪区的50多年来,行蓄洪区内部人口快速增长,加上区外的人口不断迁入,导致区内人口急剧膨胀。例如,安徽省?洼蓄洪区1950年时仅为4万人,现在达20万人。人口的过快增长和人地矛盾的加剧,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也就成为了行蓄洪区的劣势之一。
1.3 淮河行蓄洪区的威胁分析
行蓄洪区面临最主要的威胁即为洪涝灾害。淮河流域是我国南北冷热气团经常交锋地区,平均年降雨量为880毫米,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冬春季节常干旱少雨,夏秋6~9月的雨量常占年雨量的80%以上,且常以暴雨形式短期集中下降,故汛期淮北平原地区容易出现大暴雨,加上淮河流域平原面积广阔,地势低平,地面高程多在干支流洪水位以下,这样,上游来水很快汇流到中游河道,下游排水不畅,因而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损失巨大。据水利部淮委测算,2003年淮河大洪水中涝灾损失占总损失的2/3以上。行蓄洪区的频繁启用,在发挥其巨大作用的同时,也伴随着行蓄洪区大量居民的撤退转移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行蓄洪区的另外威胁是缺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由于对土地资源利用和人、财、物力投入的限制,行蓄洪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扩大,相对贫困人口增加。
1.4 淮河行蓄洪区的发展机遇分析
淮河行蓄洪区的发展机遇,在政策层面已有补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PLM服装企业信息化系统分析.doc
- 基于PMU电力系统稳定探讨.doc
- 基于PPP南充城市生活垃圾收费率研究.doc
- 基于PPP模式廉租住房项目融资.doc
- 基于PROE4.0凸轮盘模具工作部分设计.doc
- 基于PROTEE原始创新管理工具研究.doc
- 基于Proteus和Keil软件单片机仿真教学.doc
- 基于PSO个人信用评估组合预测模型.doc
- 基于PSR模型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研究.doc
- 基于QFD服务设计流程研究.doc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最近下载
- 制造企业数字化中台技术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建设方案(20页PPT).pptx VIP
- 防跑道侵入考试卷附答案.doc
- 3-1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00考点100讲.docx VIP
- 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全文.docx VIP
- SL252-2017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pdf VIP
- 监理例会会议纪要范文.docx VIP
- 新时代下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docx VIP
- SL260-2014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docx VIP
-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董.pptx VIP
- 新解读《GB_T 12604.3-2013无损检测 术语 渗透检测》最新解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