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问题意识培养研究的结题报告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高堡初级中学 吴楠
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所应有的一种清醒、自觉,并伴之以强烈的困惑、疑虑及想要去探究的心理状态。正是这种内心渴求驱使着学生积极地思维,不断地酝酿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断地提出问题。然而在实际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根本就没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对如何提出问题却往往感到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
1、无疑可问。
传统的结论性教学,教师的灌输,学生的被动接受已成习惯,往往教师会给出结论或答案,同时学生的作业练习甚至测试会通常建立在一个标准答案的原则上,这种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的结果是学生从不怀疑老师给出的结论,哪怕老师给的是一个错误的答案,而且面对本来就有多种答案的大多数问题也不可能产生探究多种答案的意识。
2、不知如何来问。
有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或缺乏思维能力,碰到问题心里很清楚,但不知该咋样提问,更不可能提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因此干脆不问。
3、心里害怕,不敢问。
这一类学生存在自卑紧张的心理。许多学生怕提不出“好问题”而被老师训斥,或是被同学看轻嘲笑。还有许多学生怕自己体温太简单老师同学会笑他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因此上宁把问题保留下来,也不愿意将其提出。
4、没机会没时间问。
课堂上大多数的教学行为均有教师或部分优秀学生代替,其他学生得不到发言的机会,或是教师唱独角戏,未给学生留出相应思考问题的时间。
基于以上原因导致学生们不能从书本知识的学习中产生问题,从而深入对教材的理解;不能从相关的材料中看出问题;不能从日常生活或国内外时事政治现象中及时发现与政治理论相关的问题;无法正确解释社会上的经济、政治现象与已学的政治理论的冲突所在;等等,总而言之,我们的学生缺乏“问题意识”。
为了改变上述状况,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顺利地思考、探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认识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我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和方法:
1、引导学生突破“心理障碍”
由于就得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普遍认为“问”的内容就是指对老师的讲授没听懂没学会的地方,这样一来学生就产生了不敢问的心理,因为一旦问了就表示未学会,没听懂,轻则收到同学们的嘲笑,重则会遭到老师的训斥;而优等生认为已经听懂了,学会了,没什么可问的,这样就造成了无人问的局面。
针对以上情况我会对学生讲:问问题不单是针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中不理解没听懂的问题,也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看法、不同的见解或联想到根深度的问题,这样不仅能使你所学知识得到巩固,而且还可锻炼你们求异、超前思维。稍差一些的同学纵然是真正的未学会也没有关系,提出来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都没问题就不正常了。
这样一来经常性的激励、鞭策,打消学生恐惧心理,取消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懂得“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而能问已知大半”,等道理更要让学生知道提问不是教师的专利,更不是部分优秀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有提问的权利,从而消除学生的自卑、依赖心理。
2、构建课堂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敢问”。
我在与学生座谈中发现,学生并非没有问题,而是有了问题却顾虑重重,担心提出来不符合老师的意图而受到老师的指责。
叶圣陶先生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认得创造力,而且使最大且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很注重鼓励学生敢于生疑发问,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幼稚肤浅的还是超出标准的,都会不厌其烦的的进行引导,并加以鼓励表扬和肯定。平时教学中哪怕是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肯定的手势,一次默许的眼神,一脸温和的笑容,都可能大大的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潜在表现,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的爱护和尊重这些问题意识,要努力的营造融洽的宽松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以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迫感、压抑感、焦虑感,这些潜在的问题意识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对于课堂上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我对其问题中合理的成分会积极地肯定,用积极的态度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潜心引导,为了让学生敢问,我还采取了发放纸条,写上来,集中归类,分类处理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看到老师将我们提的问题都解决了,以后就敢问了。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形成。
所谓的问题情境是指个人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也就是呈现在人们眼前事物所具备的条件超过人们已有知识经验的范围构成的问题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一方面我利用教材中某些现象和实例的矛盾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