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课件:模块02 高考命题研究1 .pptVIP

2018年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课件:模块02 高考命题研究1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课件:模块02 高考命题研究1

1.近几年高考全国卷选择题,中国近现代史考点分布在: 28、29、30、31题 28题考查的知识点: 29题考查的知识点 30题考查的知识点 31题考查的知识点 2.由上面的分析,中国近现代史的高频考点主要有 1.下表是1845~1856年英国对上海的羽毛纱的输入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B.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C.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D.实业救国的探索初显成效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清政府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有所下降,但没有锐减,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对西方经济侵略的抵制,使得西方的商品并没有在中国畅销,故C项正确;实业救国的探索出现在19世纪末,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2.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在1872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这位外交官的陈述(  ) A.肯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B.可佐证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起步 C.反映了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 D.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发展的态度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872年”,可知考查的是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企业,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并兴办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为维护清朝统治而进行的,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西方外交官对中国的认识,反映了西方对中国发展的直观认识,故D项错误。 3.“从更大的历史场景来看,归根结底,洋务运动又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冲击所引起的积极回应。”从这个角度来看,洋务运动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  ) A.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奠定了制度变革的基础 4.1882~1891年间,在上海经商打工的外地人中,精通外语者、经营零星装饰品的商人和餐馆的老板等,主要是广东人;买办、店员等则主要来自宁波;经营缎子、玉石、钟表和钻石生意的以南京人为主。这反映了当时的上海(  ) A.加强了商业活动的管理 B.外来人口成为居民主体 C.新的阶级成分开始出现 D.快速发展成为中心城市 5.史载,清朝“合计洋关岁征各税,咸丰末年,只四百九十余万。同治末年,增至千一百四十余万。光绪十三年,兼征洋药厘金,增为二千五十余万。(光绪)三十四年,增至三千二百九十余万。……为岁入大宗。”材料表明(  ) A.中国逐步扭转对外贸易逆差局面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D.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6.“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材料表明(  ) A.自然经济解体加快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洋务运动成效明显 D.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巨大 7.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  ) A.列强资本输出迅速增长 B.中国自然经济迅速解体 C.民族资本社会地位提高 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8.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 A.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9.1902年梁启超回信给康有为:“至民主、扑满、保教等义真有难言者,弟子今日若面从先生之诫,他日亦必不能实行也,故不如披心沥胆一论之。今日民族主义最发达之时代,非有此精神,绝不能立国……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这反映了(  ) A.清末新政加剧清政府统治危机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梁启超与革命派主张基本一致 D.梁启超有革命排满倾向 解析:1901年进行清末新政,其加剧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应该是在1905年前后,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主共和观念,更无法体现该观念深入人心,故B项错误;材料中仅体现了一点就是梁启超和革命派都主张反对满洲贵族,但并无法看出其主张基本一致,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的民族精神和攻打满洲可以看出梁启超有革命排满倾向,故D项正确。 10.1876年清政府派员参加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1905年清政府商部奏准《出洋赛会章程》共20条,指明凡有国际博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