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牛津英语课本-苏州的俗语.doc
牛津英语课本-苏州的俗语
苏州风俗史苏州地区民间信仰研究
张翌 130201135
摘要:江浙一带,民间信仰根深蒂固,早在唐代,就有“吴俗畏鬼”的说法,历代的方志记载中,不乏这方面的描述。范成大《吴郡志》记载,江南民俗“信鬼神,好淫祀”,在苏州地区,自秦汉以来,就“信鬼神,好巫觋”,是一个典型的多神论信仰地区。苏州的许多风俗习惯又多与这些民间信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关键词:苏州,民间信仰,生活风俗
王鏊所撰《姑苏志》记载,苏州府就有祭祀各式民间信仰,其信仰的庙宇308处,灵济庙更是列入祀典,每年由官府春秋致祭。江南民俗“信鬼神,好淫祀”,在苏州地区,以神灵崇拜为主的民间信仰同样十分兴盛。在人们信仰的民间诸神中,典型的有:为人民大众驱蝗消灾保丰收的猛将神;有治理太湖水患,恩泽万代的治水英雄大禹神;有教民育蚕、冶丝的“蚕神”嫘祖;有远古时代恩泽天下的先祖“药皇”以及掌管漕运的金总管等等。康熙《吴江县志》记载了许许多多民间所信奉的一般性地方庙宇。如苏将军庙、白马王庙、简城王庙、张使君庙、盛将军庙、徐王庙、苏王庙、陈王庙、施相公庙、周王庙、马王庙、蛇渎王庙、萧王庙、高城王庙、大布明王庙、苏曹二将军庙、徐陈王庙、顿基王庙、陈许王庙、澄明大王庙、金城王庙、开潮王庙、麇城王庙、四明王庙、金龙四大王庙等。以下将叙述我所知道的苏州的民间信仰加以归类。
一、苏州地方神综述 第一,城隍信仰。城隍神,皆为世间人之正直者,有“功施于民则祀之”的说法。他们有的是地方的“清官”,正直无私,秉公办事,能为民消灾解难者;有的是有功于国于民的“功臣”,生前曾对某地乃至全国作出过一定贡献,人们牢记其功绩,奉之为神灵;还有人间正直者,他们生前为人正直,与人们所希望的城隍神形象较为接近城隍为护国佑民之神,其职能是:护城佑民,惩恶扬善,监察万民,判定生死,袪除灾厄,掌管士人科名挂籍,赐人福寿。苏州城隍庙位于江苏苏州市。城隍作为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苏州城隍是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军黄歇,是苏州民间
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春申君在苏州治水有功,苏州百姓封他为城隍,今苏州城隍庙内的城隍也是春申君。苏州的千年古镇黄埭,也是得名于春申君黄歇,这里至今保留着他当年筑堤围堰的遗迹——春申湖。到了唐朝,苏州信奉春申君的习俗影响了当时苏州属地的上海,至今苏州和上海均崇拜春申君。苏州将春申君奉为城隍神,至今王洗马港内有春申君庙,庙内还有古戏台,以前苏州市民每年要在庙里演戏给春申君看,叫酬神。正因为如此,苏州城隍庙至今香火旺盛。城隍封号有四个等级,依明朝官方“城隍阶级封号”的说法:苏州城隍属于府城隍,公爵,威灵公,掌管苏州府,据我观察,苏州府城隍影响,除此之外,苏州各州县有其自己的城隍,但皆无法考证其原型,尚有长洲县城隍,吴县城隍供奉于苏州府城隍两侧殿宇。苏州至今保留过年要到城隍庙烧头香,安太岁的习俗。江南地区历来就有“烧头香”的传统,竹枝词中说“爆竹声中换锦衣,香烧头炷轿如飞。”就是描写江南地区的百姓,除夕子时,换上最漂亮的衣服,争先到庙里烧头香的情景。苏州民间历来有句“城隍赐福”的俗语,指的就是苏州景德路上城隍庙内奉祀的府城隍,史辖苏、锡、常、上海、嘉兴等大片地域,他护城佑民,惩恶扬善,监察万民,判定生死,祛除灾厄,掌管士人科名挂籍,赐人福寿,世代昌荣,子嗣绵永。苏州财神信仰,是财神掌管天下财源的神灵。道教财神身披盔甲,坐骑猛虎,一手持元宝,以示财富为天下之公有,人皆可得,一手持钢鞭,以示人取不义之财必遭天谴。竹枝词中载“初五家家迎财神,爆竹声声接路头。”到城隍庙来拜财神、接路头,恭迎财神降临,可保佑流年事业顺利,财运通畅。
第二,漕运护航信仰。如果我们检索一下苏州府的民间信仰,或者是苏州的地方方志,就会发现会有许多有着“总管”名号的神,而且在这些神中大多数都姓“金总管” ,被当地人称为“苏州地处江南,处于漕运重地,从明初以来江南一直都是朝廷赋税重地,素有人间天堂之称,历来有金总管信仰,为了祈求路途平安,与航运相关也延伸出了为漕运经商船只保驾护航的功能。“总管”作为漕运灵异的土神称呼,藉此成为民间最受信仰、祭祀的对象,而宁济庙是祀元代金姓总管。正德《姑苏志》卷二七“坛庙上·总管庙”。“在苏台乡真丰里。神汴人,姓金。初有二十相公,名和,随驾南渡,侨于吴,殁而为神。嘉靖《昆山县志》卷三记载“坛庙”“在景德寺东。谨按:总管金姓名昌,其子名员七,殁皆
为神。元至正间阴翊海运,俱封总管。今子孙尚在,自当祀之,非小民所宜滥祭也。”可见这位总管漕运之神,在百姓心中,是护佑粮运的,家乡村内有一处地方叫总管堂,有待研究。妈祖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为怀,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