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AA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doc
目 录
1、改革传统型观 立现代型(
16、《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体验(管新成)
17、分层递进式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思考(汤健)
18、论师生共同研究课题模式(陈四清)
19、会计实验教学新模式----ERP沙盘仿真对抗实验(蔡明杰)
20、对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校外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探讨(杨平波)
21、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专业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实践研究(周喜)
22、浅谈审计学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朱翠兰)
23、浅议ERP沙盘仿真实验及其在财会教学中的运用(曾建辉)
24、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文运英)
25、论会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目标与模式(吴可夫 李灿)
26、搞好双语教学 提高科研水平(曾爱青)
27、会计专业双语教学实践的问题及改进(黄蕴洁)
28、关于高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郭丽)
29、论我国实行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性(曾建辉)
30、高等财经院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双语教学情况调查研究(刘胜辉)
31、舞台表演艺术对双语教学课堂效率提升的启示(周驾华)
32、对我国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理性反思(李灿)
33、学分制下分级教学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汤健)
34、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李吉林)
35、关于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化问题的探讨(罗颖)
36、改革成绩考试制度初探(段琳)
37、我国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初探(阳迅)
38、论高校教学管理中观念创新(罗颖)
39、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官小春)
40、大学生就业违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刘胜辉)
改革传统型观 立现代型
——大学会计教育创新研究
周仁仪
[内容摘要]现代型会计导学观就是在会计教学过程中,重“导”重“学”、“导”、“学”结合的一种观点。改革教学观,创立导学观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多年的会计导学实践,提出了会计导学观的六要素,即“激导—指导—引导—启导—点导—诱导”。
[关键词]会计 教学观
一、改革传统型会计教学观的现实意义
笔者之所以在经过20余年的大学会计教育的实践后提出现代型会计导学观,是因为传统型会计教学观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对已有知识的记忆,一直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大学生的学习属于维持性学习。传统型会计教学观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应以讲授为主,教师对大学生具有权威性,大学生对教师具有依赖性。当今社会,如果不改变这种陈旧的会计教育观念,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但得不到尊重和发展,而且人为地被抑制和销蚀,素质教育也就无从得以实施。而现代型会计导学观可以切实改变会计教学观的上述现状,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改革,从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新活力和动力,使素质教育得以落实。因此,现代型会计导学观的现实意义在于:一是改变会计老师的职业观。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传道、授业、解惑”认定为老师的职责,老师在讲台上对学生具有至上的权威,学生要绝对服从地听老师讲课。大学生都认为: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传习性教学,已无助于他们的创造力的培养。这种过时的教学观念应随着导学观的新认识而逐渐淡化。导学观认为:会计老师作为导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对立关系而是平等关系;导学不只是传授会计知识,而是通过导学使学生成为会计知识的探索者。二是改变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观。会计知识的学习不再是那种依靠传递客观事实的模仿性、维持性学习,而要转变为创新性学习,改革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以前的那种强调接受学习和死记硬背的现象,突出会计导学的引导性和支撑性。三是改变多年形成的学校观。创立导学观,学校对学生实行导师制,学生可以跨专业选课,甚至于经批准后可以跨校选课,大学校园不再是教学中心,而应该改名为导学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
现代型会计导学观重在激发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大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大学生收集处理会计信息的能力、获得新会计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会计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社交活动的能力。因此,现代型会计导学观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二、现代型会计导学观的概念和实质
改革教学观,创立导学观以后,大学老师不应该是教师,都应该称为导师。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导师是使学生寻找真理。会计导学过程中,导师不是把现成的会计科学研究成果或课本知识简单地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各种导学法,使大学生独立地去发现、探索,然后掌握会计已有的和新发现的知识。会计导学的实践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发现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因此,现代型会计导学观就是在会计导学过程中,重“导”重“学”、“导”、“学”结合的一种观点。如果进一步理解,导学观是一种如何使老师爱“导”、会“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