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课件:考点39 百家争鸣 .pptVIP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课件:考点39 百家争鸣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课件:考点39 百家争鸣

2.概况 道家学派的老子、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商鞅、韩非子。这些学派针对______________中的时局,纷纷发表各自治国济世的主张。他们之间既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3.意义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_____运动,是中国__________、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轻巧识记] “百家争鸣” [思维导图] 孔子的思想体系 2.孟子和荀子 (1)主张 (2)影响: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3.墨家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战国初期的墨子。主张“_______”、宣扬“非攻”、提倡节俭、主张“_______”。 [名师解惑] 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 二者的范围不同,儒家的仁爱范围狭窄,且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仍然讲究阶级性、等级性;墨家的“兼爱”具有广泛性,不分等级贵贱。前者仍然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后者代表了平民百姓的利益。 1.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因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神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造作安排。该思想(  ) A.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B.批驳了诸子百家思想 C.希望重建等级社会秩序 D.否定了自然法的思想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老子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从而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故A项正确;老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是诸子百家中最早的之一,不可能批驳了诸子百家,故B项错误;重建等级社会与材料中“用不着种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造作安排”不符,故C项错误;否定了自然法的思想与材料中“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不符,故D项错误。 社会存在决定思想文化,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历着剧烈的变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日益瓦解,新的制度正在形成。当时不同的思想流派对这种社会现实的变动有不同的见解,对治理国家也提出了不同的主张。这个角度近几年高考基本没有命题,预测是今后考试的重点。 1.从唯物史观看“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动剧烈,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铁农具与牛耕的逐渐普遍使用,人们在井田之外开垦出私田,私田上的劳动者在交出一定量的劳动产品之后,还可以保留一部分产品。这样,一种新的、封建性的生产关系产生。井田制的瓦解,必然加速分封制、宗法制的瓦解,周王室失去制约各诸侯国的手段和能力,于是礼崩乐坏,纷争不已。当旧的生产方式瓦解之后,旧的(奴隶制)上层建筑也无法维持下去,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改革、变法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最终在战国时期建立了地主阶级专政。在这一过程中,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从社会史观看“百家争鸣”: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必须面对社会现实。儒家思想主张对混乱的社会秩序进行改造,以返回到周礼时代,从而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体现出统治阶级的意志;道家思想企图逃避这种混乱的社会秩序,体现出被统治地位的弱者意志。另外,墨家学派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法家思想适应了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时代需要等等。 2.孟子认为“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而这一权利属于天,否定了由天子个人的意志决定帝位传承方式的观点。并认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由此可见,孟子主张(  ) A.君权神授        B.以民为本 C.天命有常 D.天人感应 先秦诸子的思想中彰显了中国古代朴素的民本思想,比如孟子的保民、善待民众思想,荀子的提倡仁义,反对过度剥削人民的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利于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对于当今国家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积极的意义、影响深远。“民本思想”属于社会热点,最近几年高考中没有考到,预测其将是2019年命题的重点,复习时要加以重视。 1.表现:孔子的民本思想:“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孟子的民本思想:民贵君轻、痛恨暴政和战争;荀子的民本思想:“君舟民水”。 2.实质: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的,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一种维护统治的策略。 史料一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王……省刑罚,薄赋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父兄,出以事其长。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孟子·梁惠王上》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史料二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