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课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活跃ppt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表明了旧制度的衰落; (废丞相,设军机处) 阶级、民族矛盾空前尖锐。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缓慢发展 (商品经济活跃)(江南) 阶级关系: 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 思想:文化专制,思想控制加强 ; (八股取士,文字狱) 陈腐的理学体系仍占据统治地位; 西学东渐,近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传统理学阻碍社会进步 一、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的社会背景 第1页/共24页 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 经历:少年求学—中年做官—晚年入狱 影响 著作 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李贽的离经叛道 思想 生平 ①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战斗精神; ②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 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⑴挑战孔子和儒学正统地位 ⑵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的正常私欲 ⑶认为人不能脱离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⑷批判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主张男女平等 《焚书》 《藏书》 第2页/共24页 李贽的生活经历: 1527年生,三十九年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三年任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五年任礼部司务,1570年任南京刑部员外郎,1577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万历八年辞官归隐。他为官期间,目睹朝廷及官员们腐败无能,常与上司发生争执。他经受过倭寇侵掠、灾荒贫困的痛苦,看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艰难,在新兴的市民运动推动下,希望能找到与宋明理学不同的“道”。他曾接触过王守仁学说,并研究佛学。归隐后,主要从事研究、讲学和著述。 1590年《焚书》问世。书中尖锐地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和自私,受到耿定向等人的攻击和迫害。1599年《藏书》问世,受到进一步迫害。1602年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被下狱,李贽76岁在狱中受到严重迫害,不堪忍受,于是请一位剃头师傅为他剃头,其间乘人不备夺过剃刀自杀身亡。 直接影响李贽离经叛道性格的形成 第3页/共24页 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 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 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 材料二: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 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 ——《续焚书》 材料三:“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 而“不生于一”,并非生自“三纲五常”的天理。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贽的什么样的 “异端”思想? 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李贽及其“异端”思想: 材料四:阳为道学,行若猪狗。——《焚书·何心隐论》 第4页/共24页 材料二:李贽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赞扬 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是“正获身,非失身”, “当大喜,何耻为”。李贽也招收女弟子。 从材料中我们又可以看出李贽的什么样的 “异端”思想? 材料一:“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李贽及其“异端”思想: “异端”思想: “理”应该用于关注民生。个性自由和个人幸福是人的自然权利。男女应该平等。 第5页/共24页 黄宗羲,浙江余姚人,人称梨洲先生。 影响 著作 2.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生平 思想 ⑴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⑵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⑶提倡“法治”,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4)主张“工商皆本” 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明夷待访录》 第6页/共24页 黄宗羲简介: 黄宗羲(公元1610—1695年),号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 其父为明末东林党名士,被宦官魏忠贤陷害致死。 成年以后他加人复社,与朝廷的腐败势力作斗争. 清初,他以复社为依托,四处联络通气,投入抗清斗争。 晚年,他拒绝清王朝的征聘,至死不忘亡国之恨。 他从明亡的教训中看清了君主专制的弊端,从先秦民本思想中找到了批判的武器。 黄宗羲一生著述大多涉及史学、经学、地理、律历、数学、诗文,多至50余种,300多卷,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他的代表作是《明夷待访录》 。 返回 第7页/共24页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材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