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章钢的热处理31
作用 渗碳、渗氮、碳氮共渗可提高钢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 渗B、渗Cr可提高表面耐磨性和耐蚀性; 渗Al、渗Si可提高耐热抗氧化性; 渗S可提高减摩性。 渗入不同的元素,则赋予工件表面不同的性能。 第32页/共55页 (一)渗碳处理 渗碳是向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工件表层渗入碳原子的过程。 根据渗碳介质的不同,渗碳可分为固体渗碳、液体渗碳和气体渗碳。 渗碳后工件中的含碳量从表面向心部逐渐降低,表面可达0.8~1.0%,而心部仍保持原始成份。 第33页/共55页 加热温度900~950℃ 气体渗碳剂 裂化混合气体(天然气或煤气+CH4+C3H8); 有机液体高温下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CO、CH4、C2H4) 第34页/共55页 组织 渗碳缓冷后的成分 表面:过共析 心部:亚共析 第35页/共55页 工件渗碳后,通常还要进行淬火+低温回火处理,组织为表面: 高碳回火M+粒状渗碳体或碳化物+少量A’ 心部:随材料而异 普通低碳钢为:F+P 低碳合金钢为:回火低碳M+F 第36页/共55页 渗碳层深度及工艺路线 渗碳层深度:0.3~3mm 采用渗碳工艺的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 锻造→正火→机械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精加工→成品 第37页/共55页 (二)渗氮 渗氮是向钢件表层渗入氮原子的过程。 渗氮用钢通常是含有铝、铬、钼、钒、钛等合金元素的钢。这些合金元素极易与氮形成颗粒细小、分布均匀、硬度很高且非常稳定的各种氮化物,从而提高工件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和耐蚀性及热硬性(600~650℃)。 第38页/共55页 渗氮处理的特点 渗氮工艺温度比渗碳低(600~650, 900 ~ 950℃),工件变形小; 渗层薄(0.15~0.75mm); 生产周期长(30~50h); 渗氮层脆性大; 要使用专用合金钢。 第39页/共55页 (三)碳氮共渗 同时向钢的表层渗入碳和氮原子的过程。 将工件放入充有渗碳介质和氨气的炉中,加热到840~860 ℃后保温,共渗介质分解出C、N原子被工件表面奥氏体吸收并向内部扩散,形成一定深度的CN共渗层。 第40页/共55页 3.5 钢的特种热处理 Special Heat Treatment of Steels 可以防止钢件表面氧化,脱碳,保护工件热处理后表面的质量和性能。 一、真空热处理 第41页/共55页 二、 可控气氛热处理 工件在可控气氛中进行的各种热处理叫可控气氛热处理 1 具有氧化和脱碳 作用的气体 2具有还原性 的气体 4 中性 气体 3具有强烈渗碳 作用的气体 第42页/共55页 三、 形变热处理 形变热处理就是将塑性变形与热处理操作相互结合,使金属材料同时受到形变强化和相变强化的一种综合工艺。 1 相变前变形的 形变热处理 2 相变中变形的 形变热处理 3 相变后变形的 形变热处理 第43页/共55页 相变前变形的形变热处理 A化温度下变形 过冷A变形 组织:①④M;②⑤P;⑥③B 第44页/共55页 A相变后变形 A相变中变形 组织:⑦⑨P;⑧B 第45页/共55页 要点总结Focus in 熟悉四种热处理 掌握三个转变、两种转变图 通晓典型组织 了解表面热处理和特殊热处理 第46页/共55页 四种热处理 退火 Annealing 正火 Normalization 淬火 Quenching 回火 Tempering 第47页/共55页 钢TTT曲线比较 温 度 时 间 A P M+A B A A B P Ms Mf 共析钢 时 间 温 度 A P M+A B A A B P A Ms Mf 亚共析钢A→F 过共析钢A→Fe3C 第48页/共55页 共析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V1 P V < V2 P V2 < V <V4 P+M+A’ V > V4 M+A’ V5 M+A’ Ps A A+P Pz K A1 时间 温度 V1 V2 V3 V4 V5 第49页/共55页 热处理过程中的三种转变 钢加热时的A转变(A化); 4个阶段 过冷A的冷却转变; 高、中、低温转变 P、B、M型转变 淬火钢的回火转变。 4个阶段 第50页/共55页 钢中的基本组织 铁素体F 渗碳体Fe3C 珠光体P 奥氏体A 马氏体M 贝氏体B 第51页/共55页 * 马氏体 M(Martensite) C在?—Fe 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铁素体F: C在?—Fe 中的固溶体 第52页/共55页 奥氏体A C在?—Fe 中的固溶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