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五讲 日治时期台湾.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 日治时期台湾

二.殖民统治的建立 1895年6月17日,日本首任驻台总督桦山资纪在台北主持始政仪式,标志日本在台殖民统治的正式开始,台湾从此沦为日本的殖民地长达半个世纪。 三、殖民地经济的初步确立 占据台湾的最初几年,日本殖民当局忙于镇压当地的反抗运动,使得经济停滞不前。1896—1904年间,日本中央财政对台湾财政的补助金总额达3000万日元,占该时期台湾财政收入的20%左右。为谋求财政独立,维持殖民统治,第四任总督儿玉源太郎(1898—1906在任)提出了“殖产兴业”为中心的20年财政计划。通过发行公债,筹集资金,兴办铁路,邮电,港口等官营企业以及其他民间企业来发展经济。为实现以上目标,事先开展了土地调查,林野调查,币值改革,建立金融体制,交通体系等基础工作,即为殖民地经济奠基的基础工作。 2.性质分析 普及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可资利用的人力资源,同化台湾民众,切断与大陆的文化联系,其殖民性质可从目的,内容,不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等表现出来。 六.台湾民众的反日活动 1.日占初期的武装反日活动 1895—1915年间,台湾进行了长达20年的以农民为主体的轰轰烈烈的抗日武装斗争。 ①1895年底 北部:陈秋菊,詹振,林李成,胡嘉遒率兵袭击宜兰,指向台北,响应民众达2万多人; 南部:黄国镇等“十二虎”率部进攻嘉义,袭击各地派出所和警务署。 ②1914—1915年间 1914年的苗栗起义(广东蕉岭人,同盟会员罗福星发动); 1915年的西来庵事件(余清芳)。 * * 第五讲 日治时期的台湾 日本侵占台湾 殖民统治的建立 殖民地经济的初步确立 社会结构与教育 二战时期殖民统治的强化 台湾民众的反日活动 一.日本侵占台湾 1.《马关条约》 2.台湾民主国的建立与抗日保台 台湾民主国的建立 1895年5月2日,光绪皇帝批准《马关条约》,5月7日,日本放弃割占辽东半岛,清朝寄望于列强阻止日本割台的幻想破灭。5月8日,清全权大臣伍廷芳与日本代表伊东已代在烟台如期换约。在此情形下,台湾民众决定自主保台。 5月15日,以丘逢甲为首的地方绅士集议台北筹防局,推举唐景崧,刘永福为头领,发表公开电,宣布自主保台。此时,清政府下令台地方官员内渡,命李经方(李鸿章之子)赴台办理移交事宜。而日本任命的首任台湾总督兼军务司令官桦山资纪率舰南下。所以在21日,丘逢甲等士绅再次聚议,推唐景崧为总统,丘为全台义军首领,刘永福为大将军,更改官制,制国旗,印信等,决定成立“台湾民主国”。 5月25日,台湾民主国正式成立。年号“永清”,以示永远臣伏于清。该政权是在日本侵略者即将入侵台湾的危急形势下,在全台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爱国斗争高潮推动下,为抗日保台而建立的抗日救亡政权。民主国成立后,曾以台湾绅民的名义致电清政府表示:“台湾绅民,义不臣倭,愿为岛国,永戴圣清”。唐景崧在一系列公开电中反复强调“台民忠义,誓不从倭”,“暂充总统”,“仍奉正朔,遥作屏藩” 10月21日,日军占领台南,至此,台湾尽陷倭手。 1、殖民统治机构与法律体系 总督(1895——1919,武官总督制;1919——1945,文官总督制) 1896年3月,台湾划归拓殖省管辖,同时发布《台湾总督府条例》规定台湾总督的权限;①统率海陆军掌管辖区内防备事宜;②在必要时可任命民事长官,独断处置判任以下文官;③可在职权或特别委任范围内发布府令。 “六三法”亦称“关于在台湾施行法令之法律”,赋台湾总督以律令制定权。“台湾总督得在其管辖区域内发布具有法律效力之命令”。此后。六三法每到三年既予延长。(律令制定权) 1907年实施三一法,与六三法无本质区别,只不过增加了一条:台湾总督发布的律令不得违反在台湾施行的日本法律和赦令。从此,台湾总督集立法、行政、军事大权于一身,实施专制独裁统治。 1921年颁布法律第三号,(简称法三号),目的在于消除台湾特性,同化台湾,使之成为日本帝国真正的领土和臣民。对总督权力予以一定限制,即只有在台湾地方需要而日本国内法律尚无明确规定时,总督才拥有律令权,同时扩大总督府评议会规模。但其专制权力未变。 警察机关 1895年始在台湾设警察。到1898年时人数增至3375人,始终以日人为主体,1907年始录用台湾人,但人数较少。 职能:“一切政务皆由警察官施行,协助处理地方厅政务支厅长以下的官吏多为警察官;特别事物为保甲,鸦片户口、刑决、收官、卫生、税揖等的处理。 在台湾,民警比例为547:1;日本为1228:1;朝鲜为919:1(1922年的统计数据),1902年,警察费为当时民政费的44.8%。 保甲制度 1898年8月,总督府颁发保甲条例,1903年5月,制定保甲条例实施细则,全岛居民以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保甲内居民负有连带责任。保甲须成立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