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管理学角度看工商行政管理
从管理学角度看工商行政管理我国的公共行政支出绩效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影响公共行政支出绩效的因素是多维的。由于公共行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公共性,在探讨进行公共行政支出的绩效管理时,一些宏观因素如何影响公共行政支出绩效是不可忽略的,因而赋予并保障纳税人权利,改革财政预算制度,实行人格化公共行政支出,建立绩效考评标准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是提出公共行政支出管理的有效途径。一、问题的提出公共行政支出绩效,就是指公共行政支出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它反映了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果之间的比较关系。从产出角度看,在资金耗用一定的情况下,所完成的社会事务有大多,提供的服务质量如何;从投人角度看,在完成满足社会需要的事务量的前提下,所耗用的资金是多少。公共行政支出绩效管理,主要是通过对公共行政活动的财政资金投人与产出效果的比较分析,重点通过提示公共行政支出的合理性和公共行政支出经费使用的有效性以反映公共行政支出耗用的效益性、经济性和效率性的一种管理方式。公共行政支出绩效管理是注重结果而非过程的管理,在管理内容上,相应地它要求财政预算以部门的绩效为主,而不是根据部门人数的多少进行财政拨款,从而有效控制行政支出规模,提高行政支出的使用效果。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影响公共行政支出绩效的宏观因素,是不可忽略的变量,所以本文主要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探讨。二、我国公共行政支出绩效现状及原因分析公共行政支出的绩效水平取决于其投入与产出的对比。从投人来看,在绝对数上公共行政支出规模上,由1978年的52.9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3512.49亿元,约增长了66.5倍,超过了社会文教费35.4倍的增长速度。从199。年以后,公共行政支出规模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都超过了国防费用开支,居总支出的第三位。从公共行政支出的用途上看,我国公共行政支出主要是用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及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务费,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大经费、政协经费、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社会团体机关经费,各级行政部门包括公检法的经费,事业单位经费,外交支出等等。我国的行政官僚机构是庞大的,从中央到地方行政机构都按对口设置。我国的公共行政支出,大部分费用是用于解决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吃饭问题。从公共行政支出的绩效看,尽管目前还没有一套合适的绩效指标体系准确地反映出我国公共行政支出的绩效水平,但从行政部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行政资金挪用,利用公款吃喝浪费严重,行政体制僵化,政府缺乏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差,政府不能有效回应社会公共需要等现象中,至少可以反映出目前公共行政支出既无效益性、也无经济性,又无效率性。造成公共行政支出绩效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从宏观的角度看主要有几点:(一)纳税人权利缺失实行公共行政支出绩效管理,本身就是民主的产物。公共行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前提是,要求纳税人享有一系列权利如赞同纳税权、选举代表权、政府服务权、税款节俭权等并得到法律的保障。尽管我国法律规定了纳税人拥有很多权利,但许多权利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上,是象征性的而不具有实质性。纳税人并不享有真正的纳税人权利,纳税人也就无权要求政府管理人员按照其意愿,合理有效地利用资金。政府部门失去了纳税人权利约束,对公共行政支出的运用很少考虑纳税人的利益,很少追求效益。(二)财政预算制度对公共行政支出的软约束尽管我国开始建立了以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支三项制度为核心的公共支出体系,但部门预算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弱化了对公共行政支出的监督约束作用。1、以费用论为指导的财政预算观在预算支出上,我国是以费用论为指导的。在财政预算的分配上,所依据是部门人员的多少而不是根据业绩,财政预算首先是要保障政府部门的人员经费,要求政府预算应当按管理要素如工资、补助费、公务费、购置费等支出项目来编制,实际是一种”投人预算”。以费用论为指导的财政预算是注重财政投人,它不关心财政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也不注重财政支出的产出,财政预算与部门绩效没有任何联系。就公共行政支出资金运用而言,财政预算失去了对其应有的约束作用。2、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财政预算编制是采用“基数法”,各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多少不是取决于其绩效,也不是取决于事业发展的需要,而是取决于原来的基数。这就固定了总的公共行政支出在各部门间的分配格局,财政无法根据机构和人员变动调整公共行政支出规模。3、财政预算监督机制退化我国的政府财政预算,对社会公众而言几乎是封闭的,公众的参与程度低,缺乏意见表达的途径,预算过程欠缺程序民主,更谈不上听证、辩论,社会公众不知道公共行政支出的各个预算项目需要多大费用,不知道政府预算是如何分配的,也不知道政府如何使用公共行政支出。因而社会公众无法对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进行有效地监督。(三)激励制度的缺乏行政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着一无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