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BR工艺计划说明书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保护环境,解决城市排水对水体的污染以保护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系统,保证人民的健康,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以解决这一问题,这不仅对现存的污染状况予以有效的治理,而且对将来工、农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城市排水问题的合理解决必将带来重大的社会效益。
第一章 绪论
1.1、本次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熟悉并掌握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主要环节,掌握水处理工艺选择和工艺计算的方法,掌握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的绘制,掌握设计说明书的写作规范。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设计与制图的基本技能。
1.2、本课程设计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平均水量为20000,进水水质如下:
COD(mg/L)℃,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具体设计要求:
⑴、计算和确定设计流量,污水处理的要求和程度。
⑵、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简述其特点及目前国内外使用该工艺的情况即可)
⑶、对各处理构筑物进行工艺计算,确定其形式、数目与尺寸,主要设备的选取。
⑷、水力计算,平面布置设计,高程布置设计。
第二章 SBR工艺流程方案的选择
2.1、SBR工艺主要特点及国内外使用情况:
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图2.1 SBR法处理工艺流程图
第三章 SBR工艺设计计算
3.1、原始设计参数:
原水水量:
取流量总变化系数为: (Q=231.5L/s)
设计流量:
3.2、粗格栅设计:
本设计选择单独设置的格栅,倾角=
3.2.1、格栅槽总宽度 B=1.19m,取1.5m
3.2.2、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h1=0.026m
3.2.3、栅后明渠的总高度 H=0.726m
3.2.4、格栅槽总长度 L=4.67m
3.2.5、每日栅渣量 W=
3.2.6、机械除渣,用NC—1200型机械除砂器一台
3.3、提升泵站设计:本工艺选用LXB-900螺旋泵
3.4、细格栅设计:
本设计选择格栅和沉砂池合建。设计中选择两组格栅,N=2
3.4.1、格栅槽总宽度: B=1.28m,设计中取1.5m
3.4.2、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h1=0.46m
3.4.3、栅后明渠的总高度: H=1.16m
3.4.4、格栅槽总长度: L=2.82m
3.4.5、每日栅渣量: W=
3.4.6、机械除渣,用NC—800型机械除砂器一台
3.5、曝气沉砂池设计:
3.5.1、池子总有效体积:
设计中取停留时间t=2min,
则
3.5.2、水流断面面积:
设计中取水平流速=0.08,
则水流断面面积:
3.5.3、池总宽度:
设计中取(设计有效水深),
则
3.5.4、池长: L:B=4.48 5(符合)
3.5.5、每小时所需空气量:
设计中取污水所需空气量d=0.2
3.5.6、沉砂斗所需容积:
设计中取清除沉砂的间隔时间T=2d,城市污水沉砂量 X=30m3/106m3污水
则
每个沉砂斗容积:
设有2个沉砂斗,则
沉砂斗各部分尺寸:
设计中取沉砂斗上口面积0.8×0.8m,下口面积0.4×0.4m。
3.5.7、沉砂室高度:
3.5.8、池总高度:
3.5.9、进水渠道 :
设计中取进水渠道宽度B1=1.8 m,进水渠道水深H1=0.5 m,
则,
3.5.10、出水装置:
出水采用沉砂池末端薄壁出水堰跌落出水,出水堰可保证沉砂池内水位标高恒定,堰上水头0.2m。排水干管采用钢管,管径DN=800mm。
3.5.11、排砂装置:
采用吸砂泵排砂,吸砂泵设置在沉砂斗内,借助空气提升将排出沉砂斗至砂水分离器,吸砂泵DN=200mm
3.6、初沉池设计
本工艺采用选用辐流式沉淀池。
最大设计流量:
3.6.1、沉淀部分有效面积:
式中:Q——设计流量,;
——表面水力负荷,;(1.5~2.5),取2.0
则,
3.6.2、沉淀池直径:
则,
3.6.3、沉淀池有效水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