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公司提拔运输事故应急预案
XX公司提升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矿井运输基本情况
XX00平硐运输采用5辆2×30kw-6/550C型电机车,U-1.5型矿车运输,采区石门采用SP-800固定式胶带输送机运输,采区上山采用固定式胶带输送机运输,采区集中煤仓容量,一采区200吨,二采区200吨,大巷采用轨道运输,轨道为24kg钢轨,地面采用18kg/m钢轨铺设的线路,轨距600mm 。
XX公司一、二采区轨道下山现在共有四条巷道,均采用24kg/m钢轨铺设的线路,分别是二采区4#下山、二采区5#下山、二采区6#下山、一采区7#下山、其中4#下山为提物兼行人。
1.2 事故类型和原因
1.2.1斜巷提升运输事故
(一)车辆挤人、撞人事故发生原因:(1)人员进入提升危险区段。(2)绞车司机违章操作。(3)车场、提升设备、设施布置与安装不合格。(4)提升设备制动、信号及保护不可靠。(5)人员违章摘挂勾。造成人员伤亡的二类或重大运输事故。
(二)钢丝绳伤人事故发生原因:(1)人员违章操作,并未及时进入安全区域。(2)空绳或急停车辆,钢丝绳弹起。(3)钢丝绳强度降低,断绳。造成人员伤亡的二类或重大运输事故。
(三)车辆脱轨事故发生原因:(1)轨道质量问题。(2)空绳或急停车辆。(3)提升区段内有障碍物。
(四)跑车事故发生原因:(1)提升设备不合格。(2)钢丝绳强度降低,断绳。(3)不正常使用挡车器。(4)安全设施失效。(5)使用不合格联接器。(6)人员不正规操作。造成重大运输事故。
(五)人行车运行伤人事故发生原因:(1)制动失灵。(2)人行车脱轨。(3)空绳或急停车辆。(4)超员和违章乘车。e、乘人秩序混乱。造成重大运输事故。
(六)钢缆皮带断带事故原因:(1)皮带接头卡子老化。(2)钢缆皮带机尾进入异物。(3)皮带掉槽撕坏接头。(4)局部过载造成皮带下坠刮坏接头。
1.2.2平巷运输事故
(一)车辆挤人、撞人事故发生原因:(1)人员进入提升危险区段。(2)机车司机违章操作。(3)巷道人行道或安全间隙不足。(4)运输设备、容器不完好。(5)调度错误。(6)未安设警示装置机车超速行驶。造成人员伤亡的二类或重大运输事故。
(二)车辆脱轨事故发生原因:(1)机车超速行驶。(2)运输设备、容器不完好。(3)轨道质量问题。造成一般或重大运输事故。
(三)人行车运行伤人事故发生原因:(1)运输设备、容器不完好。(2)乘人秩序混乱,超员和违章乘车。(3)人行车脱轨。(4)机车司机违章操作。造成重大运输事故。
(四)架空线触电事故发生原因:(1)人员操作或行走过程中违章。(2)架线高度不标准。(3)施工不执行停送电制度。造成人员伤亡的二类运输事故。
(五)机车追尾、碰头事故发生原因:(1)调度错误。(2)机车司机不按信号、指令行驶或超速行驶。(3)机车制动失灵。造成人员伤亡的二类或重大运输事故。
1.3 运输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1.3.1斜巷提升事故对矿井的危害程度分析
斜井提升事故,主要影响一、二采区物料、排矸的正常进行。
1.3.2平巷运输事故对矿井的危害程度分析
大巷机车运输事故,主要影响一、二采区,排矸、物料、运煤和运人的正常运行。
1.4 运输事故的级别
运输事故按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可分为:一般运输事故、二类运输事故、重大运输事故。一般运输事故影响生产50吨以上,或中断运输30分钟以上,或设备、设施损坏价值1000元以上。二类运输事故造成三人及以上重伤或一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以上,或重大幸免事故。重大运输事故影响生产8小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或重伤5 人以上,或死亡3人以上。???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以人为本,快速反应。矿山运输事故发生后,迅速按照预案实施应急工作,处置矿山运输事故,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努力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确保社会稳定。
2.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集团公司、XX公司的领导下,实行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根据矿山运输事故的严重程度、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3分工负责,协同应对。有关部门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和矿井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方案和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做好矿山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4科学决策,专业救援。加强应急救援科学研究和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建设,在事故单位开展自救工作的同时,依靠科学决策和专业抢险救援骨干力量、先进装备,做好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5分级响应,最优原则。依据事故的大小、发生地点、危害程度做出迅速响应,当发生灾难性事故时,严格依据矿下发的避灾路线、场所,及时有效地撤离。
3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