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硬度换算
硬度调查报告
硬度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图1 几种不同压入硬度范围[1]
一、不同种类压入硬度的换算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获得硬度可能是通过几种不同的测试方法得来的,为了便于比较,需要对不同的硬度进行换算。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对硬度的换算展开了一些研究,但是大多数换算公式是在实际经验的指导下提出,并没有形成一个公认得换算体系。以下是国内在硬度换算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
1.努氏硬度与维氏硬度的换算
1.1林世杰等人[2]以相同硬度的物体对努氏维氏两种压头具有相等的抗力为依据,分别对维氏努氏两种压头在加载荷下的应力进行推导,再根据σHK=σHV得出
HV=0.968HK
本公式是在低载荷下测得,误差比较大。此外在硬度值大于HV900时此公式误差很大,失去参考价值。
1.2王庆山[3]经过推导与修正提出努氏硬度与维氏硬度的换算公式为
经实际数据验证,该公式的最大相对换算误差为0.75%,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洛氏硬度与维氏硬度的换算
2.1胡树兵[4]对Hans·Qvarnstorm提出的The Qvarnstorm换算公式
进行修正后得出洛氏硬度与维氏硬度的换算公式为:
HV在520以上
HV在200~520范围内
此公式用我国公布的黑色金属硬度标准数据进行换算,其HRC误差基本上在±0.4 HRC 范围内,其最大误差也仅士0.9HRC,计算的HV误差最大为±15HVσHRC=σHV,通过对洛氏硬度与维氏硬度压痕深度关系曲线的分析得出公式
本公式与国家标准实验换算值对照,换算式计算结果与标准实验值之误差为±0.HRC。
329﹤HV﹤517
本公式使用范围小,误差较大,但计算简便,在对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使用。
3.洛氏硬度与布氏硬度的换算
3.1林世杰[5]对布氏压痕和洛氏压痕深度关系进行分析,根据压头的应力σHRC =σHB得出换算公式
计算结果与国家标准实验值对照,换算式计算结果与标准实验值之误差为±0.1HRC。
3.2陈博健[6]根据实际实验数据用线性回归法得到公式
323﹤HB﹤501
公式误差偏大,使用范围偏小,但计算简便,在对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4.布氏硬度与维氏硬度的换算
林世杰[5]还研究了布氏硬度与维氏硬度的关系,同样根据σHB=σHV得出公式
此公式换算结果与国家标准换算值对照,换算误差为±2HV。
此公式比较精确,可以作为使用参考。
二、载荷对硬度值的影响
一般说来,载荷(试验力)小,压痕就小,样品表面粗糙度对压痕形貌影响较大,造成测量误差大。载荷越大,压入的深度就越大,对样品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就越低,反映材料综合硬度指标的真实性就越高[1]。但是,载荷过大时,样品表面的压痕边缘容易出现破碎,造成测量误差变大,影响测量精度。因此,在选择硬度标尺时,应该尽可能地选用合适的载荷。
同一样品,不同载荷下测得的硬度值也是有差别的。对于宏观维氏硬度来说,不同载荷下测得的硬度值相差不大,分散度随载荷的增加而减小[8]。对于显微硬度来说,小载荷下测得的硬度值要比大载荷下测得的值大,文献[9]中数据证明了这一结论。以维氏硬度为例,不同载荷下显微硬度的换算关系[10]如下:
HV0、HV—不同载荷下的维氏硬度值
F0、F—不同载荷
K—与材料相关的常数
此公式根据迈耶经验公式F=b×dK推导,式中F为载荷,b为与材料相关常数,d为压痕尺寸。
同理可以推导不同载荷下努氏硬度换算公式如下:
三、其他因素对硬度的影响
1.压头尺寸
压头尺寸越大,对组织局部的不均匀性的敏感度就越低,所以应该选择尽量大尺寸的压头[1]。但大尺寸的压头对材料的表面形貌影响越大,因此要折中考虑。在相同条件下,努普压头的使用寿命要比维氏压头长,努氏硬度测量精度也比维氏硬度度高且结果稳定[9],因此尽量选用努普压头。
2.加载时间和保载时间
以洛氏硬度为例,在有预载的情况下,加载时间和保载时间的不同对于洛氏硬度值的影响非常有限,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在没有预载的情况下,加载时间和保载时间的不同对于洛氏硬度值的影响是有变化的,在加载时间和保载时间非常短的情况下影响是相当大的,而且不稳定,时大时小。随着加载时间和保载时间的不断增加,对洛氏硬度值的影响也越小且比较稳定[11]。
参考文献
[1] 张久龙. 金属硬度标尺的合理选择.金属加工.2009,13:17-19
[2] 林世杰. 努氏(HK)与维氏(HV)硬度值的关系.47-50
[3] 王庆山. 努氏硬度及其与维氏硬度的换算.机车车辆工艺.2001,2:43-44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VIP
- 招投标法律法规学习培训PPT.pptx VIP
- 颈肩腰腿痛诊疗(共46张PPT)【46页】.pptx VIP
- 【MOOC】电工与电路基础-国防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docx
- 欧神诺瓷砖检测报告.docx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近三年语言文字运用句式类试题汇编.pdf VIP
- WOW世界稀有怪名称[精选].doc
- 天津地铁二期工程(2号线)第十合同段区间盾构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 展览馆监控系统方案.docx
- 2025年第三期“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初级——实操试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