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边塞诗导学案设计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根据边塞诗选材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内容上的不同,边塞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或写战争的惨烈、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形成独特的边塞闺怨诗。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长年戍边的亲人还健康地活着吗?每天吃得饱吗?身上的棉衣能否御寒?这一切,都让思妇担心、牵挂,而这些担心、牵挂无法得到排解,思念之极就不自觉地出现在白日梦中了。在梦中与思念的人儿相会,也是一种苦涩的幸福啊,难怪女主人要赶走可爱的黄莺鸟。这种无理而有情的动作正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民安宁的生活,看起来它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实则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 二、常用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2、对比: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等效果。 4、用典故: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2004年高考题江苏卷,16)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第(1)题需解释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富有边塞特征的地名或景观,如全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另外,玉关即玉门关,在今甘肃境内;二是内容,题目“征人怨”及细节“马策、刀环”都提示这首诗是写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第(2)题实际上是分析诗人如何写“怨”的。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通篇没直接写“怨”字,但句句都有“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属,实际上都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从“金河复玉门”反映了对战事频仍的怨恨;“岁岁”“朝朝”从时间上流露出怨情;“三春白雪”则怨边塞奇寒无比;“万里黄河绕黑山”,是怨环境艰苦、景色单调。 答案:(1)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 答案:①早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②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 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③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 补充:意境(氛围)特点术语 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 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 ? ? ?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 豪迈情怀。②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 ? 答案 (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解析? 第一题考查意境形象,注意点出意象,分析画面要注意时间、地点、总体特征。分析本题的寓意,一定要注意注释(“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的提示作用。第二题考查诗的思想情感,要注意结合第三、四句具体诗句分析。作诗歌题,一是要注意结合诗歌分析,二是要明确答题思路,三是要注意诗歌注释的提示作用。 第一问:分析诗歌“意境”, 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第二问:分析“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 鉴赏? 安史之乱后,吐蕃的侵犯成为干扰唐帝国的重要外因 。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贵族武装乘唐军忙于收拾安史之乱残局之际,大举东侵,竟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