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7课 明清对外贸易 《万国来朝图》 一、朝贡贸易 2、地位: 4、特点: 3、内容: 5、影响: 明初海外贸易唯一合法途径 官方控制和垄断,厚往薄来, 重政治轻经济,有限制的贸易 (1)贡品: (2)商品: (3)其他: 数倍代价补偿 指定地点,官方监督 贡期、贡道、规模 1、背景: 海禁政策 材料一:“有贡,即有赐……计其贡物,时值甚廉, 给之太厚……所贡之物不过数百金之值,而供亿 浩繁,何啻数十倍”。 材料二:“今夷人慕义而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 辱大体多矣”。 材料三:“十年一贡……贡毋过三船,人毋过三百, 刀枪毋过三千”。 一、朝贡贸易 4、影响: (1)宣扬国威 (2)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3)宋元以来对外贸易优势地位下降 (4)走私和倭患日益严重 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中国的海上事业,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二、民间海外贸易 澳门大三巴 1、原因: 2、表现: 3、影响: (1)开放海禁 (2)新航路开辟 (1)月港、广州、宁波 (2)主要商品 (3)葡萄牙-澳门 (4)西班牙-太平洋丝绸之路 太平洋丝绸之路与中国过去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区别是什么? 三、从海禁到闭关 1、海禁——开禁——闭关 (1)清初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迁海令 (2)康熙中期取消海禁,重开海外贸易 ——活跃地区经济,增加政府税收 (3)乾隆时实施闭关政策,只开广州一地 1686年春,广东官府招募了十三家较有实力的牙行经纪人,指定他们与外商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这被普遍认为是十三行外贸组织建立的标志 思考: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 材料一:乾隆22年(1757年),清廷颁布谕旨:“近来奸牙勾串渔利,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清实录·高宗实录》卷533 材料二:(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敕谕”)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粤海关志》卷二十三 2、清政府闭关政策的原因: 1、政治上防卫的需要 2、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思想上天朝上国观念 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访华 马噶尔尼使团画师绘? 马噶尔尼使团拜见大清皇帝乾隆 3、闭关政策的影响: (1)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列强的侵略 (2)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进而遭受侵略。 如果你穿越到乾隆皇帝商议闭关政策的朝堂之上,作为大臣,你会如何进谏? “初,方国珍踞温、台、处,张士诚踞宁、绍、杭、嘉、苏、松、通、泰,诸军皆在海上,方、张既降灭,诸贼豪强悉航海,纤岛倭入寇。” 朱元璋也曾说:“朕以海道可通外邦……苟不禁戒,则人皆惑利而陷于刑宪矣。故尝禁其往来。” * 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七次航行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长,都是哥伦布、麦哲伦所不及的。 * * 太平洋丝绸之路与中国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虽说都是以转载中国的生丝和丝绸为名,但实质是不同的。以往中国的陆上或海上丝绸之路,一是以中国大陆为起点,向西运到印度洋或地中海周边地区,二是担任转运的都是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三是以中国官方市舶使或民间的商贩与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做生意。太平洋丝绸之路,一是以菲律宾的马尼拉为中转站,开辟了一条东向美洲的新航路,二是担任转运的是西班牙和荷兰等欧洲殖民国家,三是中国的官方完全退出此行横渡太平洋的远程贸易。 在目前留下的记载中,常常把十三行商馆描绘成为“金山银海,堆满银钱”的景象 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一道圣旨,广州成为全国唯一海上对外贸易口岸,史称“一口通商”,经十三行进出口的贸易额节节增长,广州成为清代对外贸易中心。据清宫档案记载,1754年,洋船到港27艘,税银仅52万两。1790年,洋船增至83艘,税银达到110万两。到鸦片战争前,洋船多达年200艘,税银突破180万两。十三行被称作是清政府财源滚滚的“天子南库”。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曾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精细化工公司年产2000吨间苯二酚项目申请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优秀报告书).doc
- 老年患者围术期管理.pptx VIP
- 小区智能化弱电系统建设工程施工合同.doc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专业深度解读与应用培训指导材料之4:5管理要求-5.3 安全生产信息与合规审核(雷泽佳编制-2025A0).pdf VIP
-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解读.pdf VIP
- 2025年河北省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过关课件:专题二十+河北乡土地理.pptx VIP
- 浙教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VIP
- 三菱凌云系列调试.pdf
- 天基物联网卫星星座设计.PDF
- 2022水电站生产现场典型应急处置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