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压强1.压力:(1)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 而产生的力。(2)压力是作用在物体 上的力。(3)方向: 受力面。(4)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当物体放置于 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2.压强:(1)压强是表示压力 的物理量,它的大小与 和 有关。(2)压强的定义:物体所受 的大小与 之比。(3)公式: 。式中 表示压强,单位是 ,简称 ,符号 ; 表示压力,单位是 ,符号 ; 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 ,符号 。(4) 1Pa=lN/m2,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 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 ,减小 。举例: (2)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 ,增大 。举例: 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受 ,且 ;所以液体对不仅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 也有压强,液体内部向 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 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2) 同种液体中,深度越 液体压强越大。(3)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 越大,液体压强越大。3.液体压强的大小(1)液体压强与液体 和液体 有关。(2)公式:p = 。式中,p表示 ,单位 ;ρ表示 ,单位是 ;h表示 ,单位是 。4.连通器—— 的容器。(1)原理: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液体不流动时,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 的。(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闹、下水道的弯管。大气压强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受 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 性。2.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实验,瓶吞蛋实验,覆杯实验。3.大气压的测量—— 实验(1)实验方法:在长约1m、一端 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于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于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 cm。(2)计算大气压的数值:p=p水银=ρgh=13.6X103kg/m3X9.8N/kgX0.76m=1.013 X105Pa。所以,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p0= Pa = cmHg = mmHg。(3)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①玻璃管是否倾斜;②玻璃管的粗细;③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4)若实验中玻璃管内不慎漏有少量空气,液体高度 ,则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偏 。(5)这个实验利用了 的思想和方法。(填“等效替代”或“控制变量”)3.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高度、天气等。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 m,大气压减小100Pa;每升高 m,大气压约降低1mm水银柱(133 Pa)。4.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种类: 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5.大气压的应用: (水泵)、真空吸盘、吸管吸饮料等。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 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 。流体 的位置,压强越小; 的位置,压强越大 。2.飞机的升力的产生: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 、压强 ,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 、压强 。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 的升力。3.其它应用:航海规则规定两艘轮船不能 航行、列车站台设有 、乒乓球的弧线球、足球的香蕉球等。【拓展补充】——气体压强气体压强与大气压强不同,指的是封闭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持续的、无规则撞击产生的。气体压强大小跟气体的质量、温度、体积有关。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一定时,体积越小,压强 ;体积越大,压强 。浮力1.当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时会受到一个 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2.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 向上的浮力。3.浮力 = 物体重 - 物体在液体中的弹簧秤读数,即F浮 = 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 。用公式表示为;F浮 =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出计算浮力大小的数学表达式;F浮 = G排 = m排g= 。(2)阿基米德原理既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 。(3)浮力大小只跟 、 有关。浮力的应用1.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 在液面。如表:浮力与物重的关系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关系物体运动状态F浮 G物ρ液 ρ物物体上浮F浮 G物ρ液 ρ物物体下沉F浮 G物ρ液 ρ物物体悬浮在液体中任何深度处 (2)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 重力,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但漂浮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 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 浸没在液体中。如表:物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