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防解策略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防解策略
所谓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对从教工作缺乏动力和兴趣,勉强维持教学工作,在教师心中产生的一种对教书育人的厌烦和心力俱疲的状态,导致教育能力和工作绩效降低的现象。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教师从教之初的激情和豪言壮志早已被现实的无奈和艰难所取代,“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壮更多地换来的是教师对自身前途的忧戚。慢慢地,我们很多教师开始厌倦这份工作,觉得做什么都没劲,对什么也没兴趣,做教师不过是“混口饭”罢了……种种思想、诸多行为,虽然可以理解,但却不能放任,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充满希望的孩子。特别是在当前正在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职业倦怠对课改的负面影响和阻碍作用更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1、生理心理问题
生理方面表现为生理能量耗竭感,缺乏精力,持续疲乏、虚弱;对疾病抵抗力弱,常感冒或有各种生理小毛病,常见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肠胃不适、失眠等。心理方面表现为心智耗竭感,以负面态度对己、对人、对工作、对生命,时常感到沮丧、无助、空虚、易怒、失去控制感等。
2、人际关系问题
教师职业倦怠除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渗透到教师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影响到教师与家人、朋友、学生的关系。教师容易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适应不良,如与他人交流时沉溺于倾诉自己的不满,没有耐心听取他人的劝告或建议,拒绝从另一个角度去看问题;或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无法用一种理智的、没有伤害性的、对后果负责的方式表达自己或对他人做出反应,如冲家人发脾气、打骂孩子、出口伤人等;另一类行为则是指向内部的,如交往退缩,避免与他人接触,对家庭事务缺少热情等。
3、职业行为问题
教师心理健康可使学生受益,而若教师出现种种职业倦怠问题,受害最大的自然也是学生。教师的职业倦怠在职业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有:
(1)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并开始疏远学生,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并过多运用权力关系(主要是奖、惩的方式)来影响学生,而不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时常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正常阻力扩大化、严重化,情绪反应过度。
(2)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挫折时拒绝领导和其他人的帮助和建议,将他们的关心看作是一种侵犯,或者认为他们的建议和要求是不现实的或幼稚的。
(3)对学生和家长的期望降低,认为学生是“孺子不可教也”,家长也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和配合教师,从而放弃努力,不再关心学生的进步。
(4)对教学完全失去热情,甚至开始厌恶、恐惧教育工作,试图离开教育岗位,另觅职业。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教师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必有诱发之源。其成因既与职业有与环境有关,也与个人有关。
1、工作环境:压力过度
教师职场环境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适度压力无疑是教师积极履职的驱动力,但过度压力则会成为教师职业倦怠之源。主要有:①社会对教师期望过高。有一种社会心理,视教师为德智完美、不能出错的“完人”,如果做得不完美,就可能被舆论谴责。如果出格犯错,就可能引起公愤。而教师的含辛茹苦有时得不到理解,社会人文关怀少,自然觉得百般委屈,容易产生厌教情绪。②还有一种社会压力,或来自民间和家长,或来自舆论界,或来自政界和教育界,即应试升学压力,像山一样压在教师身上,不少教师不堪重负,处于极端紧张状态,焉能不感到倦怠! ③家长对教师过于苛求。某些家长未能正确处理学生监护人和教育者的关系,无论大小事情都归责于教师,责怪教师。教师不能不小心应对,如履薄冰。④学校管理教师过于苛刻。某些学校管理者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管理中不体现人文精神。或将教师工作机械量化,看教学成效频繁与学生分数挂钩,为应试升学下指标搞考核,对教师评价欠公平,轻过程重结果,滥用处罚。或将教师当“劳力”使用,很少关心和爱护。在这种种情况下,不少教师难于应对,怎能不烦,怎能不倦?
2、教师个人:认知偏差
为什么有些教师终身乐教不倦怠,有些教师似乎习惯性地在职业倦怠圈里走一回,有些教师则一次再次地产生职业倦怠,除外部条件有差异外,归结到内因,就是认知上的差异。陷入职业倦怠圈内的教师,在认知上有些“坎”一时难于越过,出了偏差。
①职业认同的“坎”。一个教师如果有教育思想,对学生有着强烈的爱,有社会责任感,就是暂时出现倦怠现象,也能及时调整自己,使自己处于积极进取的状态。如果教师本人对从事教育就很反感,注重物质追求,轻视精神追求,时时出现倦怠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②抗挫折能力的“坎”。对学生耐受力的培养是我们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教师也有抗挫折能力培养的问题。有的教师由于在评职称时,论文没过,或者学校暂时没有评你为先进,或者没有让你上你喜欢的科目,就抵触情绪强烈,进而把它转嫁到工作上,出现了工作倦怠、提不起精神的现象,这也是不应该的。
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沂源二中学生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doc
- 沃尔玛理货员寒假社会实践报告.doc
- 沈阳工业大学校园文化精品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doc
- 沉井施工竣工验收的质量标准.doc
- 沉淀池泄漏应急演练.docx
- 沈阳人保财险风险管理研究.docx
- 沉降观测设计书-林子.doc
- 沉香会所-项目企划案-.docx
- 沙坪建筑—设备租赁合同.doc
- 沙曲二矿应急管理机构及职责.doc
- 2024年头灯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澳代巴豆酸乙酯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水污染防治设备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纸卷包装输送系统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湿疹药物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家用通风电器具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数字模拟混合输出仪表通讯模板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计算器及货币专用设备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手工制纸及纸板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抗生素类药物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