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区小学科学实践基地建设与思考
城区小学科学实践基地建设与思考
一、城区学校科学教学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走进几所城区的小学,不难发现,那里有供“科学”教学使用的先进实验设备,有装备齐全、能满足小学科学教学所需要的实验室,还有一支令农村学校可望而不可及的科学专职教师队伍。以往这一切的确为促进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的教学形势对小学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教学装备、教学设施与现有教材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一些城区学校原有的“装备精良”优势渐渐地失去了它原有的光泽。如教材动植物单元《蚕的一生》章节,养蚕需要桑叶,桑叶需要栽种,栽种需要场地。植物单元中的《油菜的一生》、《植物的茎、根、叶》、《种子的传播》及《棉花、水稻》等植物章节,教师要想顺利开展教学,只能是“画饼充饥”、“纸上谈兵”了。
随着城区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加上城区学校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对偏重,学生亲近大自然、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很多学生只在家庭和学校两点一线之间作“机械往复”。因此城区学校的学生对一些农作物的了解已经到达“几乎空白”的地步。他们不知道稻谷是怎样长出来的,棉花是一种什么植物,花生究竟是长在泥土里还是长在茎上。更可笑的是许多学生把学校周边种植的葱当作了韭菜。一些在城区长大的年轻教师也不了解许多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所需环境。种种因素,严重地制约了科学教学的健康发展。
我们提倡素质教学,那么素质教育是什么?素质教学说穿了就是让受教育者掌握一套能满足本人日后生存、发展、成才的能力,这三者中生存能力是第一位的。在学校中创建一个能让学生动手的“基地”,从小培养他们的一些基本功,不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科教育质量,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日后的生存能力。鉴于此,我校于2007年下半年起着手创建小学科学实践基地,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城区创建科学实践基地的可行性研究
创建实践基地特别是种植基地对城区学校来说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因为要在袖珍式的校园里弄腾出一块地来开辟实践基地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们也许忽略了一个事实,因为每个学校不管它的面积有多小,空间多么有限,总会留有一定的死角,即使不存在死角,楼道、花坛之类总还是有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因地制宜地去利用这些极度有限的空间。
1.利用原有资源建基地。
实验基地的建设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搞铺张浪费,应当符合学校的利益,同时能满足师生的需求。我们可对学校原有的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利用,作为实验基地的场所之一。比如可以在学校里放杂物的房间,废弃的校园死角,以及走道路边等处增添一些必要的设备,把它们改建成养殖室、种植长廊、制作室等。我校就尝试着把两个旧教室进行了整理,添加了车床、钻床等设备,把其中一个教室改建成了制作室,这样学生在需要动手制作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些设施设备;另外一个教室改建成了养殖室,养殖一些科学教材里经常涉及到的小动物,让学生进行饲养、进行观察,写观察记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与浓厚的科学兴趣,同时这也为学校开展科技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2.整理校园的“死角”建基地。
很多城区小学往往有一些“死角”。这些地方不太被人关注,也很难被开发利用,所以很容易成为一个荒芜的角落,既浪费了资源,又容易成为影响学校环境的一个因素。我们学校的河边有一部分荒芜的土地,操场的几个角落中也有一些废弃的地块,通过平整土地,种植各种常见的蔬菜、瓜果等,让师生不出校门就能感受到农田的气息。通过这样的建设,有些科学课就可以到室外去了,比如“寻访小动物”、“蜗牛和蝗虫”等。在课间,学生也会有更浓厚的兴趣去这些场地进行观察,不知不觉地增长了很多知识,也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这样学生上科学课兴趣浓了很多,老师上科学课也轻松多了,不会因为“无米之炊”、“纸上谈兵”而发愁了。
3.另辟蹊径建基地
很多城区小学往往学生很多,空的场地很少,甚至连找个能够种植的小地块都比较困难,要把有限的资源利用来开发实验基地确实是一个难题。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在学校的走廊旁与绿化区域,利用种植箱或花、公园进行农作物栽培,建立“种植长廊”,在“种植长廊”里师生共同种植一些比较典型的植物,贴上标签,让全校的师生都能够进行观察。这样不但能够解决科学课中遇到的种植问题,而且能够增加学生的农业科普知识,更能够成为学校绿化中的一个闪光点。
三、科学实践基地的组织与维护
建立科学实践基地,这仅仅是工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怎样去使用、维护,当然维护是关键,因为不管是种植领域还是养殖板块,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些有生命的东西,如果不精心管理,所有的工作将前功尽弃。
1.组织落实,分工明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届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八角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DB45_T 2091-2019 广西.pdf VIP
- 《海上作战与三十六计》章节及期末答案-海军潜艇学院.docx VIP
- 人工湿地工程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3广东湛江市检察机关招聘劳动合同制司法辅助人员(3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GBT24353-2022风险管理指南.docx
- 国开电大学习网《高级财务会计》形考任务答案1-5答案.pdf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建筑图集-08J907 洁净厂房建筑构造.pdf VIP
- (正式版)D-L∕T 766-2013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