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蜀道难(获奖教学设计)
蜀道难?
李白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意境、2.通过诵读品评赏鉴,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3.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诗歌的朗诵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
2探究本诗情感主旨
3、本诗语言及艺术手法鉴赏,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诗风的形成
二、教学难点:
1、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
2、【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自主学习,小组合作4、多媒体影音
——一代诗仙》)《蜀道难》是诗人用奇特的思想、大胆的想象、清新自然的语言的铸就的精华。诗评家殷璠称本诗为“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调也” 。究竟这首诗奇在何处,今天,我们就通过诵读和鉴赏共同感受诗歌的奇特之处
1、[活动]? 下面先请大家听一遍诵读,听的时候注意感受诗歌风格
2[活动]? 生诵读
3[提问]? 通过诵读和听读感受这首诗?
“奇特”
“奇”语——
三四五七言混合用
参差错落长短不齐
句式句法推陈出新
4、[活动]?5、 [提问] 主旋律是那几句话?在诗中出现了几次?[明确] 噫吁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
6? [活动]指导诵读,感受诗风①“噫吁……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能使红润的脸色枯萎,应读出害怕的感情,声音也应该越来越低沉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小结] 通过对主旋律的诵读,诗歌一唱三叹的风格就体现出来了
1、[提问][活动]?
3、[明确]
生1:名句赏析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前一句运用绝妙的夸张,扪、历两个动词的连用,显出行人出没在星宿之间,
山高之状就显现出来,更让人感觉行走的艰难。后一句中通过抚膺、长叹的动作表现出行人的心惊胆战以及无法前行时无助的叹息之情。“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青泥盘盘九折 天梯钩连石栈
畏途与儳岩 蜀道难 高标与回川
连峰绝壁 飞湍转石
6、【提问】你能具体说说李白这首诗的与众不同吗?
讨论,点拨:
生1、雄奇的想象
一是神话式想象,如五丁开山的故事,见蜀道开辟过程的艰险,为全诗增添一种神秘之感。
二是写实式想象。“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奇”法—— 雄奇的想象引人入胜、大胆的夸张叹为观止
四、研读全诗,鉴赏引深:
1、【提问】 “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请你结合全诗来表达你的看法。(分小组讨论,一人主说)
生1、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
生2、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像,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生3、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对他表现丰富奇特的想像和笑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也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2、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活动】看学案知背景明意蕴:
【点拨】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