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文档: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Word版含答案.docx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文档: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Word版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文档: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Word版含答案

[课标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简述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目标导航] 1.了解孔子的生平,探究孔子一生的追求目标。 2.概括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明确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 3.结合孔子对后世的影响,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少年学礼(1)苦研《诗》《书》《礼》《乐》,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2)三十岁时精通“六经”,开始收徒讲学。2.从政失败:出仕为官,官至司寇,后做官失败,结束从政生涯。3.周游列国:率徒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4.献身文教:68岁时回到鲁国,整理典籍、删修《春秋》。[思维点拨]孔子出生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孔子起初学习“六艺”,十五岁立志学习礼乐。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二、开创儒家思想1.背景(1)春秋时期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违背周礼的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2)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2.内容(1)礼:主张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2)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3)中庸:为恰当地协调礼与仁的关系,提出中庸思想。[历史认识]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的规范制度,体现了其思想保守的方面;孔子主张恢复周礼的目的是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思维点拨]中庸思想是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三、古代大教育家1.教育对象:孔子开创私学,让教育对象“有教无类”。2.教学目的: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3.教学方法:(1)注重因材施教。(2)注重言传身教。4.编修典籍:编修《诗》《书》《礼》《乐》《易》《春秋》。弟子把孔子的思想整理成《论语》,成为儒家经典。[史论要旨]“仁”和“礼”贯穿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有教无类”,一视同仁,是教育思想中仁的体现和度的考量;教育目的是要使学生举止合乎礼数,且需将仁礼完美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和言传身教则体现对学生个体的关爱(仁)和礼的示范作用。四、对后世的影响1.对中国(1)古代政治:孔子编订的“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2)古代文化:“六经”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3)古代教育: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他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2.对世界(1)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2)西方: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论语》被译成拉丁文、英文。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易错提醒]各诸侯国之所以未采用孔子的儒家思想,并非儒家思想本身的局限,关键是春秋时期各国连年战争,而孔子的思想不适应当时的争霸需要。当时社会动荡,统治者需要强有力的措施来维护统治;孔子的思想,特别是周礼,偏于保守,不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知识图示]主题一 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史料一 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①“恭、宽、信、敏、惠。②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史料二 子之武城(鲁国小邑,当时孔子的学生言偃任武城宰),闻弦歌之声。①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意谓治理这样一个小地方,用得着这样大张旗鼓地用礼乐进行教育吗)子游(言偃字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同学们)!②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史料解读](1)史料一孔子提出了仁的五个标准并阐释其功用。①的意思分别是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②的意思是说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使唤人。(2)从史料二可以看出孔子与其学生言偃的对话反映出师生的平等交流。由①可以看出孔子语言幽默,师生对话气氛轻松。②孔子通过反问,诱导言偃思考、回答,循循善诱,评价适时、恰当。[问题思考](1)史料一中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史料二中言偃任地方官实践了孔子的哪些政治主张?从这则故事可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