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共聚物组成.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3 共聚物组成.ppt

5.3 竞聚率、共聚曲线及共聚物组分的控制 5.3.1 竞聚率 5.3.1 竞聚率 r1与聚合倾向的关系: r1 = 0:不能均聚,只能共聚,其共聚倾向最大; 0 < r1 < 1:单体 M1 能均聚,但交叉增长倾向较大,r1 值越小其交叉增长倾向越大,也可以说共聚倾向越大; r1 = 1:单体 M1 的均聚和共聚倾向相同; 1 < r1 < ?:单体 M1 倾向于均聚,r1 值越大,其共聚倾向越小。 5.3.1 竞聚率 影响竟聚率的因素 (1)温度 竞聚率: r1=k11/k22,则: (1)温度 A. 温度变化影响不大:E通常较小,约20~35kJ/mol,E11-E12就更小; B. 随T↗,总使r→1(表5-4)趋于理想共聚 即r1 < 1时, T↗,r ↗ 并→1 r1 > 1时, T↗,r ↘ 并→1 解释:若 r1 < 1,则 k11<k12,E11>E12, 而 T ↗, k11 ↗ >k12 ↗,即k11/k12 ↗, 所以T ↗, r1 ↗并→1 同理:讨论r1 > 1情况。 (1)温度 (2)压 力 反应压力对竞聚率的影响与温度类似,随压力呈数量级的增加反应趋向于理想共聚合。 例:MMA与AN共聚,反应分别在1,100,1000大气压下进行,相应的(r1·r2)值为0.16,0.54和0.91。 (3)溶 剂(极性) 自由基共聚:对竞聚率影响不大(表5-5) 离子型共聚合:对增长速率及竞聚率影响较大:影响离 子对的性质,活性中心的种类和相对比例 (4)其他因素 介质的pH影响: MAA与DMAEMA; Lewis酸盐影响:St和MMA在ZnCl2存在下,共聚体系趋向交替共聚。 聚合反应方法:苯乙烯和甲叉乙二酸共聚 5.3.2 共聚曲线 问题的引出: 1. 共聚物组成与单体投料组成不一致;??? 2. 有些单体对很难共聚:苯乙烯和醋酸乙烯酯;??? 3. 有些单体很难均聚却可以共聚:顺丁烯二酸酐很难均聚,可以与苯乙烯共聚。??? 单体活性不一致导致共聚物存在组成分布和平均组成问题 二元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 链式聚合: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反应。 M1、M2代表单体 ~~M1*、~~M2*代表活性中心 (1) 链引发反应 (1) 链引发反应 2) 链增长反应 2) 链增长反应 3) 链终止反应 3) 链终止反应 四个基本假定: 1.等活性理论:链末端反应活性与链长无关; 2.最末端效应:链末端的反应活性只与末端单体单元的结构有关,与前面各单体单元结构无关; 四个基本假定: 3.分子量极大:生成的共聚物分子量很大,即单体主要消 耗在链增长反应中,且链增长反应都是不可逆反应; 4.稳态假定:活性中心的总浓度,以及各类活性中心各自的浓度均达到平衡,不随反应时间变化。 推导: 竞聚率的意义 r1与聚合倾向的关系: r1 = 0:不能均聚,只能共聚,其共聚倾向最大; 0 < r1 < 1:单体 M1 能均聚,但交叉增长倾向较大,r1 值越小其交叉增长倾向越大,也可以说共聚倾向越大; r1 = 1:单体 M1 的均聚和共聚倾向相同; 1 < r1 < ?:单体 M1 倾向于均聚,r1 值越大,其共聚倾向越小。 1.交替共聚:r1=0,r2=0(曲线①) 1.交替共聚:r1=0,r2=0(曲线①) 例:60℃,St(r1=0.01)--马来酸酐(r2=0) 1.交替共聚:r1=0,r2=0(曲线①) 特点: 1) 单体都不能自聚,只能共聚: k11=0, k22=0 2) 交替排列,F1、F2都是各一半; 3) 更多见的是r1→0,r2→0, 通常用r1*r2的 乘积值来表示一对单体的交替共聚的倾向, 乘积越小,其交替共聚倾向越大。 2. r1=r2=1时,理想共聚恒比(曲线③) 因为:r1=r2=1,代入F1~f1: 2. r1=r2=1时,理想共聚(曲线③) 2. r1=r2=1时,理想共聚(曲线③) 共聚物组成(F1)始终等于原料组成f1,不随反应转化率而变化,称为恒比理想共聚合; k11= k12, k22 = k21,此时,无论是 ~~M1*、 ~~M2*,它们与两个单体M1、M2反应时的活性相同; 例子: CF2=CF2~CF2=CFCl St~p-MSt, 70℃ 3. r1<1,r2<1,有恒比点 3. r1<1,r2<1,有恒比点 与对角线有交点A:恒比点, (F1)=(f1)A, d[M1]/d[M

文档评论(0)

jackzj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