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速列车轮毂表面缺陷检测的基础研究
高速列车轮毂表面缺陷检测的基础研究
报告正文
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1.项目的立项依据
自 1964 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开通运营以来,经过 40 余年发展,世界高速铁路形成了以日本新干线 N700 系与 E5 系、法国 TGV 和德国 ICE 为代表的列车技术系统。我国建设高速铁路方案于 1990 年进入决策层视野,到 90 年代末付诸实施。跨入 21 世纪,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 2004 年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颁布,我国高速铁路在短短的几年间取得了迅猛发展。2008 年 8月 1 日京津城际列车通车运营,标志着中国铁路正式迈入“高铁时代”。截止到 2012年底,中国高铁客运专线达到 9356 公里,超过了世界所有其它国家高铁运营里程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中国 CRH 高速铁路技术谱系以崭新的面貌,汇入了世界高铁技术体系之列。 中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尚有一个重要的战略意义经常为人所忽视,即中国本身的能源结构特点的制约。中国的能源有一个鲜明特点:即多煤、少油、缺气。其主要的能源基本都是煤,而缺少目前汽车、飞机等需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尤其是在高速发展了二三十年以后,中国对于石油及天然气的严重依赖,已经使自己在战略资源的占有上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所以,以高铁这种消耗电力,且具有巨大运输能力的战略投送工具,来替代消耗大量自己并不具备的石油制品的飞机,就更具有战略上的价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中国对于石油的严重依赖。更不用说高铁比飞机对于环境而言,更具有相对优势,而这点对于在环境问题上已然受到极大挑战的中国更有吸引力。高铁在战略上具有以上诸多优点,在中短程国内运输(两千公里以内),时间上比飞机更有优势,较飞机更不容易受异常气候影响,而且运输量之大也非飞机所能比,这些都对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具有极大的好处[1] 沈志云. 关于高速铁路及高速列车的研究[J]. 振动、测试与诊断, 1998, 18(1): 17.
[2] 钱立新. 世界高速铁路技术[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2.
[3] 张曙光. 高速列车设计方法研究[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
[4] 张曙光, 金学松. 高速轮轨系统动力学研究体系及其系统建模[J]. 科学通报, 2007, 52(7): 855―860.
[5] 金学松, 温泽峰, 张卫华. 世界铁路发展状况及其关键力学问题[C]. 第 13 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 江西, 工程力学, 2004, 21(增刊): 90―104.
[6] 金学松, 沈志云. 轮轨滚动滚动接触疲劳研究的最新进展[J]. 铁道学报, 2001, 23(2): 92―108.
[7] 金学松, 张继业, 温泽峰. 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现象分析[J]. 机械强度, 2002, 24(2): 250―257.
[8] 金学松, 沈志云. 轮轨滚动接触力学的发展[J]. 力学进展, 2001, 31(1): 3346.
[9] 金学松, 张雪姗, 张剑. 轮轨关系中的力学问题[J]. 机械强度, 2005, 27(4): 408418.
[10] Brabie D. On the influence of rail vehicle parameters on the derailment process and its consequences [D]. Licentiate Thesis in Railway Technology, Stockholm, Sweden, 2005.
[11] 史密斯. 钢轨滚动接触疲劳的进一步研究[J]. 中国铁道科学, 2002, 23(3): 610.
[12] Magel E, Roney M, Kalousek J, Sroba P. The blending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modern rail grinding [J]. Fatigue Fractur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Structures, 2003, 26(10): 921-929.
[13] ERRI. Special earthquake report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on the Niigata Ken Chuetsu [R]. Japan: Earthquake of 23 October 2004, Journal 2005.
[14] Iwnicki S. Handbook of railway vehicle dynam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2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试题集 第十二章 综合分析 .pdf VIP
- GB51004-2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doc VIP
- 致敏物质控制措施检查记录表.docx VIP
- 智慧水利大数据信息化集成服务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docx VIP
-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输(1).pptx VIP
- 14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试题集 第十四章 理论考试试题真题 .pdf VIP
- 2023年南宁市青秀区总工会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烟淄管道干线扩能改造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GB50391-2014:油田注水工程设计规范.pdf VIP
- 资源管理平台系统-技术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