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偏瘫步态分析和 与训练4.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偏瘫步态分析和 与训练4.ppt

步态分析;步态分析:是对患者行走方式的检查,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1.具备控制肢体前向运动的肌力或机械能。 2.可以在足触地时有效地吸收机械能,以减小撞击,并控制身体的前向进程。 3.支撑相有合理的肌力及髋膝踝角度(重力方向),以及充分的支撑面(足的位置)。 4.摆动相有足够的推进力、充分的下肢地面廓清和合理的足触地姿势控制。 ;步态分析;;一、步长和跨步长变短; ;运动学参数;骨盆运动的运动学分析;正常步态髋关节:前屈30度,后伸10度; 在摆动相,前屈30度,由下肢屈曲完成; 在支撑相,后伸10度,由骨盆前倾与腰椎前凸协助完成 ;膝关节充分伸展,屈曲60度 足跟着地时,膝关节屈曲约5度 支撑早期,最大屈曲15-20度 屈伸由股四头肌与身体的重力间相互协调完成。 足跟开始离地时,膝关节伸展;接着膝关节继续屈曲, 足趾离地时,膝屈曲35度; 摆动中期,膝屈曲60-65度 从摆动中期到末期,膝关节伸展。;正常步态踝关节背屈约10度,跖屈约20度。 足跟着地时,跖屈0-5度 足跟着地瞬间处中间位或微背屈,然后迅速跖屈后再背屈 足跟着地后,随胫骨前移开始背屈 足跟离地时,背屈约10度。 足跟离地后,踝关节又开始跖屈, 足尖离地时,跖屈15-20度 摆动相,重新背屈到中立位;身体重心的移动和控制;垂直运动是指从双腿站立相(步态周期的最低点)到单腿站立相中期(步态周期的最高点)身体重心的垂直运动距离。;侧方移位是每一次跨步时,身体重心从一侧到另一侧总的移动距离,指从一侧单腿站立相中期到另一侧单腿站立相中期重心的侧方运动 ;步态周期;RLA;;患侧首次着地期患者表现: 1、无首次着地动作:腓肠肌的早期活动和胫骨前肌的协同收缩造成的足跖屈和内翻使前足掌或足外侧缘先着地”造成负重面不稳定“正常足跟着地的摇滚动作消失”步态变得间断而不平滑 2、无重心前移动作:患侧下肢抗重力肌肌力弱,躯干及骨盆控制能力减弱,患足迈出着地后患者重心依然在后脚,并且后脚屈髋屈膝让换脚落地;预承重期0%~15%:足跟着地至足底与地面全面接触的一段时间(一侧足跟着地至对侧足趾离地。);患侧预承重期:患者的表现为 1???预承重期时间延长:患足着地准备承担体重,但因患侧下肢抗重力肌肌力弱,故患者尽量延长承担体重的过程而使预承重期延长 2、前足掌着地对胫骨产生的向后推力“防碍身体向前移动和利用下肢的向前动能”增加了能量消耗 ;站立位中期15%~40%:从对侧下肢离地至躯干位于支撑腿正上方。;站立位末期40%~50%:从支撑腿足跟离地到对侧下肢足跟着地;患侧站立位期(支撑期)患者表现: 1、膝过伸:在行走和站立过程中,患侧下肢在支撑期出现膝关节的过度伸展(伸展角度大于5度;1、足下垂患者不能将重心由足跟移到前足;2、股四头肌肌力差伸膝0°~15°时控制能力差。3.伸肌肌力和屈肌肌力严重不平衡,即屈肌肌力过小; ;4、髋关节伸肌过度活动过度或髋关节肌力差,骨盆前倾过度,重心过度前移 。;7、重心控制差,躯干的控制能力对膝关节的过伸也有影响; 2、膝过屈 :1、足下垂患者不能将重心由足跟移到前足 2、股四头肌肌力不足 3、重心前上移稳定性差4、本体感觉差5、腰背肌力量不足,臀大肌无力伸髋迟缓/延迟 3、躯干侧倾:躯干与髋外展肌反向控制不充分或骨盆控制能力差;迈步前期 50%~60%:从对侧下肢足跟着地到支撑腿足趾离地之前的一段时间。;患侧迈步前期(摆动前期)表现为: 1、髋上提:膝关节强直和髋关节屈曲不够(运动启动顺序问题?) 2、地面推进力不足,无蹬地或蹬地不充分导致重心前移不充分;迈步初期 60%~70%:从支撑腿离地至该侧膝关节达到最大屈曲时。;迈步中期 70%~85%:从膝关节最大屈曲摆动到小腿与地面垂直时。; 患侧迈初、中前期(摆动初、中期)表现为: 1、画圈或提跨步:1.屈膝不足且髋关节处于外展、外旋位靠患肢向外侧划圈来代偿摆动2.足下垂导致患侧腿长度延长3.躯干稳定性差,重心转移时身体过度紧张出现伸肌联带。 2、迈步相躯前倾:1、迈步相前期重心转移差,骨盆控制差,迈步前期支撑相伸髋不充分。 2、屈髋屈膝力量不足,代偿 足廓清:步行摆动相足底适当离开地面,以保持肢体无障碍向前行进,包括摆动相早期—中期。;迈步末期 85%~100%:与地面垂直的小腿向摆动至该侧足跟再次着地之前。; 患侧迈末期(摆动末期)表现为: 1、摆动末期以踝关节跖屈和膝关节屈曲姿势着地“不仅步长缩短”而且使患足肌肉在开始承重时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增加了能量消耗 2、躯干后倾:1、迈步相中末期无重心前移。 2、联带运动3、躯干稳定性差,患侧负重差 4、屈曲健侧腿帮助患侧足落地;步行训练原则;步行训练选择原则; 2)如果病人功能情况较差,如持续肌张力低下、持续比较严重的痉挛、持续平衡功能障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