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育种学课件2015育种技术知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子育种学课件2015育种技术知识.ppt

Donor plant (2n) In vitro culture of haploid cells (n) Meiosis Chromosome doubling Doubled haploid mutants (2n) Sporothytic development Haploid embryos/calli (n) Regeneration Haploid plants (n) Seed increase DH mutant lines (2n) In vitro selection selective agent at dose LD100 In vivo selection Mutagenic treatment with physical or chmical mutagens Laboratory tests field evaluation 引种与选择育种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倍性育种 细胞工程育种 染色体工程育种 杂种优势利用 基因工程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设计育种 育种技术和方法 附加系染色体鉴定 染色体工程育种 (1)远缘杂交:易位系,置换系; (2)倍性育种:单倍体、多倍体 引种与选择育种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倍性育种 细胞工程育种 染色体工程育种 杂种优势利用 基因工程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设计育种 育种技术和方法 ? 第一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 1761~1766年Ko1reuter,烟草杂交发现杂种优势,并提出利用杂交种 1865年Mendel,豌豆杂交,提出杂种活力概念 1866~1876年Darwin,玉米杂交和自交,异花授粉有利、自花授粉有害 1908年Shull,玉米自交系间杂交,杂种优势一词,方法体系建立 使玉米成为生产中利用杂种优势的第一个代表性作物 但由于自交系产量低,成本高,未能投入生产 1918年Jones,双交种的利用与商品化生产 美国历年玉米杂交种品种面积:1934年,0.40%; 1944年,56%; 1956年,普及 1960年以前,主要是双交种和一部分三交种与群体品种。 1963年后,推广单交种。 我国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始于20世纪30年代 50年代品种间杂种品种 60年代推广双交种 70年代以后推广单交种 80年代普及 高粱是常异花授粉作物中最早成功利用杂种优势的作物 同时也是最早利用CMS不育系大面积配制杂种的作物 Stephens(1954) 美国1957年杂交种商品化,很快普及 在美国推广杂交种之后,我国通过引进种质,在60年代育种杂交种 世界杂交水稻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 我国于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 70年代前期三系配套(1973); 7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杂交水稻(1976,汕优63,珍汕97A/明恢63) 自花授粉作物利用杂种优势成功典范 一直保持世界领先 以CMS三系配制杂种为主 以光温敏雄性不育系二系法配制杂种为辅(1995,两优培九) (培矮63S/9311) 增产20%左右 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约占水稻总面积的50%(籼稻为主) 产量则占60%。 杂种优势表现特性 一、杂种优势的普遍性? 杂种优势 F1杂种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优越于其亲本品种(系)的现象。 杂种优势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长势和营养体 蔬菜烟草作物 株型优势 (二)抗逆性和适应性 抗病性(显性基因) (三)生理功能方面 光合能力 有效光合期延长 光合面积增加 营养吸收能力等 母本 杂交种 父本 普通小麦 ? 中间偃麦草 2n=42 2n=42 F1(自交、自由授粉或回交) ? 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