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安全和 与检疫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园林植物安全和 与检疫1.ppt

园林植物安全与检疫; 第一章 绪论; 为预先防范和控制转基因生物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从1994年开始组织制定“生物安全议定书”,共组织了10轮工 作组会议和政府间谈判。我国国家环保总局牵头编制的《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提出了我国生物安全管理体制、法规建设和能力建设方案。2000年8月,我国政府正式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生物安全是《生物多样性公约》最重要的议题之一。议定书的内容包括:目标和适用范围、提前知情同意程序、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信息交换所、能力建设、公众意识和参与、赔偿责任和补救、监测与报告等。议定书适用范围包括由现代生物技术产生的、拟作田间和商品生产的转基因活生物体的越境转移。不包括封; 闭使用、药品和用于食品、饲料及其他加工材料(无繁殖能力)的转基因活生物体。 生物安全并非杞人忧天。2000年8月8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英凡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使我国成为签署该议定书的第70个国家,同时也表明我国政府将切实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据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组织今年7月发表的调查报告估计,尽管第一个医药生物技术产品问世至今还不到20年,但全世界已有约27亿人从利用生物技术制造出来的药物和疫苗中受益。 然而,现代生物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当人类不能确保正确合理操作和应用这些技术时,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这一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世界; 各国对生物安全的担忧主要集中在转基因(又称基因改造)生物,特别是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食品上,导致这种担忧愈演愈烈的事件首推1998年8月,英国阿伯丁的罗威特研究所教授普兹泰发现老鼠食用转基因土豆之后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普兹泰进一步推论,许多消费者也像被用于实验的老鼠一样食用没有经过严格鉴定的转基因食品。该消息的发布,给世界各国如日中天的转基因热潮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开始疑惑,转基因技术是改造自然还是破坏自然?是造福人类还是给人类带来灾难性毁灭? 今年1~3月间,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数百名成员多次聚集在相关国际会议会场外游行示威,他们戴着“牛头”、“马面”,抗议国际社会以牺牲环境和人类健康为代价,允许一些国家大量种植和出口转基因作物,片面追求经贸利益。据悉,转基因食品最近在澳大利亚也引发了争论。争论的焦点正是如何看待这种食品的安全性。民意测验显示, 65 %的澳大; 作物大田试验和商品化生产的面积仅次于美国、阿根廷、加拿大而居世界第4位。此外,我国也从国外进口大豆等品种的转基因活生物体,一些外国公司也以多种形式在我国开展转基因研究和试验。这位负责人说,目前我国对生物安全问题的宣传和认识还不够,许多公众对生物安全了解很少。另外,法规体系不健全,管理机制不尽合理。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对转基因生物的管理法规,例如,在美国分别由农业部、环保署以及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负责环境和食品各方面安全性评价和审批。而我国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到目前为止,只有两部基因工程安全管理规章,即1993年12月原国家科委发布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和1996年7月农业部发布的《农业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而且,中国; 目前正在进行研究的基因工程受体生物达92种,而申报的只有22种,从事此类研究的单位80多个,申报安全评价的只有19个。而且最令人担忧的是基因工程安全评价没有一个完全合理的办法。 北京农业大学的李宁教授说:基因工程生物代谢产物的变化非常微量,以目前的技术手段难以明确测定,而这些微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现在一些基因工程微生物被用于环境治理,但这些微生物进入环境后如何控制又是问题。有些事情对大众宣传是一方面,科学家自己更要有所准备。北京大学的李松刚教授说:从科学的角度而言,一些重大发现在一开始的时候,都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但在使用几年几十年后,其长期效果才能显示出来。从另一方面说,我们不能坐等事情的一些长期效果都比较清楚了再做,这也不现实。据最新消息,我国目前已编 ; 制完成《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提出了相关政策体系、法规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国家方案,并将尽快建立监管系统和技术支持系统。可以说,中国老百姓切实享受到既先进又安全的高科技生活的那一天应该为时不远了。 生物安全性biosafety。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由于自然或人类活动引起的外来物种迁入,并由此对当地其他物种和生态环境造成改变和危害。或指人为造成环境的剧烈变化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