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体规划狠抓落实着力推进课程改革
整体规划 ?狠抓落实 ?着力推进课程改革
一、“四动”策略,促课改顺利推进 ?
(一)行政催动,加强领导管理
课程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全局性的工程,华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课改纳入了华蓥市社会事业“十五”发展规划,相继出台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华蓥市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局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各学校也相应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在实施过程中,开展了“校本教研基地校”、“课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激励学校和广大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局长唐云棕高度重视,身先士卒,到各学校做课改宣传达30多场,在全市校长、中层领导、学科教师课改培训中做专题讲座达20余场,并带领局机关干部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开展了以“查课堂、查纪律、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三查”活动,加强了对课程改革的督促检查。
(二)培训拉动,强化专业引领
我市把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及教师的素质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全员培训工程”和“教师专业提升行动计划”, 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全市的师训工作进行了整体规划和部署。计划每3年,通过自上而下的综合培训和自下而上的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中小学教师及管理人员进行一次轮训。2010年到现在,对全市教师基本上完成了一次“自学互帮导学法”轮训。具体的做法是:
1、抓校长培训
(1)“集中办班”的统一培训。利用寒暑假分期分批对校长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后统一考试。2006年暑假,组织全市32名中小学校长到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了为期10天的“第四十七期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专题研修班”学习培训。2009年、2010年,教育局开办了两期“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校长培训班”。今年上年,我市派出了相当部分校长到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等教育比较发达、课改比较成功的学校进行考察学习。(2)“展示风采”的互助培训。我们通过在华蓥教育网上开设“校长谈课改”栏目,举办“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广泛征集校长的课改论文在《华蓥教研》上发表,让校长们展示风采,相互交流,提高自我,充实自我。(3)“深入一线”的实践培训。我市先后出台了《校长兼课制度》《校长听评课制度》《校长参与校本教研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让校长深入课改一线,了解课改,研究课改,推动课改,使之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专业引领者。
2、抓教师培训
(1)名师引领
2007年 3月24日至25日,我们邀请到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窦桂梅、张齐华、苗玉春莅临我市讲学、献课,举办了“全国名师华蓥行”小学语数课改研讨活动。在“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培训中,局长唐云棕、教研室主任赵新华亲自授课,对课改理念进行了深刻解读。
(2)送教下乡
为了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2009年我市组建了“课改宣讲团”和“课改攻关小组”,对全市教师进行课改理论辅导和真实课堂教学展示。
(3)片区联教
根据校点分散、同学科教师少、不便于开展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建立了片区联教的教研活动机制。各组通过开展“课改沙龙、专题讲座、案例探讨、课堂教学竞赛、集体备课、示范课观摩、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等活动,形成了“教师问题校际研究,校际成果教师共享”的研究氛围,整合了片区的教育资源,扩大了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促进了校际间的课改交流,推动了区域课程改革的均衡发展。
(4)教学反思
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开展优秀教育反思评选活动的通知》和《优秀教育反思录评选细则》,组织了“如何开展教育反思”的二级培训,教育局和学校组织了“优秀教育反思评选”、反思交流会等活动。
(三)课题牵动,注入课改活力
为推动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开展了《“自学互帮导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9年7月,该课题列为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学校也开展了37个子课题的研究。同时,学校还把校本课题研究作为推动课程改革的切入点。2004年至今,我市共有186个课题在各级立项,现有85个课题通过了结题鉴定。全市形成了校校有课题、一校多课题的可喜局面。
(四)评价促动,确保课改航向
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对教师的评价中,要注重德、能、勤、绩多方位,采取教师自评、同行互评、领导点评、学生参评、家长及社区的开放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教师的教学“六认真”的检查考核中,务必落实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作到3个“结合”、3个“关注”,即: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关注教师的实践创新;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关注教师的工作状态;学科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关注教师的实际贡献。另外,教研室加强了考试的研究,对考试的组织形式、试题命制、成绩统计各方面进行改革,确保考试为课改导航。对学生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