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和金文中所见成语(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和金文中所见成语(一)

《詩經》與金文中所見成語(一) (首發) 陳致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兩周金文辭例中,多有與《詩經》中語句重合者,學者每以為是金文的作者徵引《詩》句。如師訇簋(孝王時器)有銘文作﹕「日天疾畏(威)」,毛公鼎(孝王時器)作﹕「敃天疾畏(威)」;西周晚期《大克鼎》銘所謂「出內(納)王命」、「出內(納)朕命」與西周中期《師望鼎》「虔夙夜出內(納)王命」;史惠鼎之「日就月將」;中山王方壼銘文:「不敢荒」、「夙夜篚解」,「克災克卑」,「於虖攸幾」等等。然而,文句重合未必就能證明金文徵引《詩》句。本文考察兩周金文所見與《詩經》中詩句相同者,特别是近出彝銘中的文例,認為其中大多數是金文與《詩》的作者都在用當時成語,尤其是祭祀和稱揚中常用語辭。編鐘銘文的釋讀提出自己的看法。認為銘文「我(以)(夏)(以)南,中鳴媞好。《詩》同樣如此,金文中可以看到與《詩》王國維、劉節、屈萬里、姜昆武諸先生,曾就先秦成語作過考訂,以《詩》、《書》等文獻資料為主要依據,。而兩周四字成語已有很多,往往文獻資料。與其說是彝器中稱引《詩》句,倒毋寧說是當時《詩》、《書》與金石文字的習慣語詞略同。其中有些詞語,如《小雅.天保》﹕「是用孝享」,《周頌.載見》﹕「率見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壽,永言保之。」兩周金文中「用享用孝」、「以享以考」、「用孝享」及其它變化形式凡數十見,每用於祝頌,亦為當時慣用語。這些顯然是《詩》《書》襲用祭祀中之祝禱語詞。 劉節又補釋王氏之說,屈先生在王氏之基礎上又補數語如下: 周行,即周道,謂周室之通道官道。 不瑕,或作不遐,與嘏假等字本字皆為叚,其義通夏雅,雅為古鴉字,乃使語調曼長之語氣,若今之啊。 德音,有高論卓見之義,亦有令聞,令譽之義。用之既久,亦即其言之義。 不忘,當即亡,失也。 九皐,九當訓為高,九皐猶高岡,高陵也。 有北,北者殺伐之城,有北猶言死地也。 匪人,匪民,猶今之不是人。 無競,屈氏引胡承珙說,又佐以宗周鐘班簋銘文,及逸周書語,云詩中職競謂專事爭逐者;執競謂行爭逐之事者;不競為退讓不爭者;無競謂莫之與爭者。 昭假,以宗周鐘大師虘豆秦公簋銘證之,即邵各,邵洛,邵格也。謂神之降臨。 敦,大雅常武鄭箋云當作屯,屈氏引孟子徵康誥文凡民罔不譈(今本尚書作憝),以誅訓譈敦。又引宗周鐘銘以證之。 于省吾、徐中舒兩先生又在王國維的基礎上增加了不少。然這些年,新出彝銘轉多,使我們看到一些前人所未見的成語。本人這些年致力於蒐集兩周金文與《詩》 嘉賓式燕以衎(小雅.南有嘉魚)上帝臨女,.無貳無虞,上帝臨女.中山王方壼(集成9735)銘文:「以左右厥辟,不貳其心。」越王者旨於賜鐘(集成144):「日日台(以)鼓之,夙暮不貣。」此貣字即忒字。貣字秦漢以後的文獻中多為貸之或體,然在秦漢以前則多為忒字假借。1955年安徽壽縣蔡昭侯墓出土之春秋晚期兩件蔡矦紐鐘,其銘文與同墓出土六件編鎛大致相同,除個異之外。銘云(集成210): 隹正五月初吉孟庚,蔡侯(申)曰:余唯(雖)末少子,余非敢寍忘,有虔不易。(左)右楚王。(懋懋/勉勉)豫政,天命是。定均庶邦,休有成慶,既恖于心,(延/施)中厥德,均子大夫,建我邦國,豫命祇祇,不不貣,自作訶鐘,元鳴無期,子孫鼓之。 其中德字從言(集成210.2-8),期字皆從其從日(集成217.2銘文中「期」字上有衍文不識)。「侃」字有夷悅和樂之義,阮元謂其義同衎,于省吾謂《詩經》中之「衎」即金文中之「侃」。如〈小雅.南有嘉魚〉之「嘉賓式燕以衎」,〈小雅.賓之初筵〉之「烝衎烈祖」,〈商頌.那〉之「衎我烈祖」。于說精確不刊。裘錫圭指出此字在甲骨文中為舊釋為「永」或「」之字,並以為金文如太保簋銘文中之「王永太保」當釋為「王侃太保」,又舉衍、愆、侃等通借之例,令人信服。所謂「式燕以衎」,其實就是「式宴式侃」,或「以宴以侃」,《詩經》與金文中常見的組合是用:「享」(即鄉、卿、饗)、「孝」(即考或「弔夜鼎 弔夜鑄其?(饙)鼎。厶征厶行。用鬻(侃)用?(亯)。用釁壽無疆。 此字之籀文在《說文》有著錄,見上。《說文》:「鬻也,從,侃聲。諸延切。」(卷三下,鬲部)徐鍇《說文繫傳》卷六:「鬻也,從鬲,侃聲。鍇曰:『此今饘字,《春秋左傳》曰:饘於是,鬻於是。』遮延反。」《說文》又有「羮」字,字形如下: 《說文》:「五味盉羮也,從?从羔。詩曰:『亦有和鬻』,古行切。」《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釋銘文中此句云:「用鬻用烹」,其所本應是據此。然「烹」與「享」本為假借。《鐘鼎款識》著錄〈孟申作鼎彝〉,錢坫釋文云: 鼎當作。《說文》作,從鬲,羊聲。煑也。《玉篇》有字,訓同,亦作,同鬺。《詩?采蘋》:于以湘之。《韓詩》作鬺。《史記?封禪書》云:鑄九鼎皆嘗亨鬺。 莊述祖釋<周頌~敬之>「我將我享」一句云: 《韓詩》:「于以鬺之」,《毛詩》借湘,《傳》曰:「湘,

文档评论(0)

yx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